记者 李红佳 报道
去理发,要办卡;去洗车,要办卡;去健身,要办卡;去美容,要办卡……在日常消费中,预付式消费存在于多个行业。许多市民打开钱包或卡包,里面是各种各样的预付费卡。
预付式消费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店面停业、转让等情况,预付卡将不能正常使用,容易引发消费争议,让市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典型案例
市民郑女士在一家美容会所了解到一款美容产品,经不住推销人员的极力推介,花费3980元办理了一张年卡。连续多次到美容店调理、使用,没有效果。她向店家提出了退费的请求,店家以各种理由久拖不决,不予退款。郑女士将问题反映到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向美容店负责人及其服务人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劝解,《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对相关合同条款的制定作出了明确限制,抵制“霸王条款”。经调解,美容店作出了全额退款的决定。
预付式消费侵权仍是东营市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焦点。去年,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共112件,居服务类投诉第三位,集中体现在娱乐健身、美容美发、餐饮住宿、修理服务等服务行业。
风险分析
近日,东营市市场监管局、东营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市民朋友,预付款(储值)消费中常常发生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主要问题集中在美容美发、健身娱乐、汽车消费、休闲消费、家政服务、服装洗涤等行业,大部分都是由于店主停业、转让、跑路或其它类似原因导致已办的预付卡不能正常使用,从而引发消费争议。
预付式消费存在以下几方面风险
一是商家服务“打折”或“缩水”。有些消费者往往在商家搞促销时办卡,对商家缺乏必要的了解,实际的消费情况与商家承诺的“优惠”出入很大,感觉“花钱买难受”;
二是商家关店走人或转手他人。商家未办理消费卡交接手续,持卡消费者有卡不能消费;
三是商家在未取得合法经营资格的前提下先行发放消费卡。若因登记条件不符无法正常登记只能关门,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极少数商家涉嫌诈骗。以办卡优惠条件为诱饵诈骗钱财,一旦得手就卷款走人,消费者投诉无门。
提醒
消费者在接受预付式消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东营市市场监管局、东营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市民:
要“看一看”。消费者要查看发卡企业是否已在当地商业部门备案,证照是否齐全,经营是否规范。掌握商家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场地租用情况、业主联系电话等,选择经营规模大、信誉度高的商家购卡。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看清书面合同,仔细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特别是在合同中详细注明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日期、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要特别关注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约定。
要“算一算”。消费者办卡时算一算成本支出,办卡之前弄清自己是否长期需要此类服务,要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办理预付卡,不要盲目地因商家的优惠较大而忽视潜在的成本及风险。
要“想一想”。尽量不要选择大面值的消费卡,避免大的损失。做到少充值,尽可能地缩短消费周期,确需办理金额较大的卡时,可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与商家签订“一对一”书面合同,明确经营者不能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余额退赔方式,切实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预付式消费有隐患,事后维权难!市民朋友要谨慎、理性消费;尽量做到少充值、快消费、签协议、索票据。当合法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可立即拨打12345、12315投诉举报。
新闻推荐
8月3日,游客在东营区龙居镇朱家村梨园采摘香梨。当天,2019东营·朱家香梨采摘品鉴会开幕,数千名游客慕名前往观民俗表演...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