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市发改委 郭顺先
东营市作为传统工业聚集城市,在超越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东营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更好更快地实现绿色发展,《领航中国》一书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现将书中几个典型案例分享与大家:
六十年接力,右玉沙漠变绿洲。右玉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原本是一个风沙成患、山川贫瘠“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可就是这样的不毛之地在右玉人民60年接续努力中变成了草木葱茏、如诗如画的塞外绿洲。这期间,右玉县前后19任县委班子经历过经济条件匮乏的窘迫,克服了树难成活的困难,抵住了先开煤窑致富的诱惑,硬是将绿色发展的理念一棒接一棒传了下来,只有方法上的改进,没有方向上的偏差。相较于右玉,同样是资源型城市的东营,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如何利用好并扩大这些生态优势,右玉“一张蓝图绘到底”对绿色的坚守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探索生态补偿制度,浙江“绿”“富”谋共赢。从自上而下探索到自上而下推动,从依赖公共财政到多渠道筹集资金,从省内区内补偿到省际区际补偿,浙江通过十年探索,以源头水生态补偿、异地开发、排污权交易等方式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了生态屏障地区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让浙江走出了一条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绿”“富”共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其实,生态经济化的例子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的苏堤,苏东坡为疏浚西湖,用淤泥筑起一条堤岸,解决西湖水患也提供了大量岗位帮助人们度过饥荒。我们也可以将这一理念运用到东营的绿色发展上来,一方面,我们可以把生态价值纳入经济核算体系,激励生态保护、生态投资的服务供给;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创新制度建设,通过约束机制建设让企业不敢黑色发展,通过激励机制建设让企业大力从事绿色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德国“工业毒都”实现涅槃。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鲁尔区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由之前生态环境殆尽的钢铁制造中心转型升级成了一个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漫长的转型期带来了高失业率、经济严重下滑等问题,鲁尔区政府通过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多方面扩展就业渠道等措施平稳度过了转型升级阵痛期。东营市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展开的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转型阵痛,鲁尔区的成功给我们带来许多借鉴,一方面,在“做好减法”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的同时,重点加快培育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引进创新人才和培养现有技术骨干等方式,使人才最大程度适应转型升级。
每当从电视中看到东营“大美湿地”的宣传片,每次东营国际马拉松比赛向世界展示东营城市公园建设的巨大变化,我都深感绿色发展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惠泽。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需要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而在绿色发展的路上,我们仍任重而道远。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展示近年来东营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