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东营新闻 > 正文

我们的节日——— 树葬海葬绿色葬 移风易俗更文明

来源:东营日报 2018-04-06 17:41   https://www.yybnet.net/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本报记者 王新文

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归自然中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骨灰撒海,打破了传统“入土为安”的观念,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倡树文明节俭的新风尚,深化殡葬改革,节约土地资源,推行生态葬法,东营市从2015年开始为东营籍居民实施免费海葬服务。4年来共为129位逝者提供免费骨灰撒海服务。

海葬不仅节约土地、生态环保,也是一种更有意义的告别方式。同时,随着其他绿色殡葬方式的逐步推广,对逝去的亲人采取文明环保的安葬方式正成为共识。

现场

东营市举行第四次集体海葬

3月27日,东营市举行第四次集体海葬,在东营港5海里外海域,53具逝者骨灰撒入大海,他们的灵魂从此长眠海中……

当天上午,东营市第四次海葬活动“撒海骨灰告别仪式”在东营市殡仪馆举行,启动仪式上,与会人员、家属集体向逝者骨灰再三鞠躬,向骨灰撒海的逝者默哀,随后,参加骨灰撒海的家属在支持海葬的条幅上签字留念。仪式结束后,人们统一乘车前往东营港乘船,在东营港5海里外海域,分两次举行了骨灰撒海活动。

据了解,东营市自2015年开始为东营籍居民实施免费海葬服务,这是东营市举行的第四次骨灰免费撒海活动。凡是东营户籍的常住人口自愿参加海葬活动,非东营市户籍的人口报名参加可以提供有偿服务。此外,为了纪念参与海葬者,东营市在永安陵园设立了海葬纪念碑,海葬者的名字可根据亲属意愿免费镌刻在纪念碑上,供亲属凭吊。

随着人们对绿色安葬方式的逐步接受,东营市近几年参与海葬的人数不断增多,从2015年的13人增加到今年的53人。4年来共为129位逝者提供免费骨灰撒海服务。

观点

“入海为安”倡导文明绿色安葬

“真的很感谢市民政局和市殡仪馆,帮我的父母亲完成了生前的遗愿,无论是海葬的工作流程还是他们的工作人员,都很细心周到,真的很感谢。”说起前不久的海葬,今年47岁的赵江悲痛之中反复对记者表达着对东营市民政部门的感激之情。赵先生家在油田,父亲是名退伍军人,母亲生前在油田工作,他的母亲在2015年去世了,按照母亲的遗愿,他参加了东营市第一届集体海葬活动。赵先生向记者讲述,他的母亲是个很开明的人,她去世前立下了遗嘱,要求子女不要开追悼会,一切从简。她走后希望把骨灰撒在黄河或者大海里。“母亲走后我和哥哥本来想自己找只船去黄河安葬母亲,但是无意中听说市里有集体海葬活动举行,就报了名,今年父亲也走了,按照父亲的遗愿,我们又参加了这次海葬。”

“实行海葬是东营市殡葬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东营市市民倡导节地、生态、环保的一种表示。”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说。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海葬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渐渐为民众所接受。海葬对于节约土地、发展经济、移风易俗都大有裨益,同时,海葬也是彻底解决骨灰入土占地,节约殡葬支出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也是今后骨灰处理的发展方向。“东营市将继续推行包括海葬、草坪葬、树葬、花葬等在内的生态殡葬方式,进一步促进东营市殡葬事业向着绿色、环保、生态方向健康发展。”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

进展

东营市殡葬改革稳步推进

近年来,东营市殡葬工作的改革发展紧紧围绕工作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推进红白理事会建设。2016年东营市出台《红白理事会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的意见》,进一步发挥了红白理事会在引导广大群众破除婚葬陋俗,倡树新礼仪新风尚,净化乡风民风等方面的服务职能,深化乡村文明行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制定惠民殡葬政策。2015年东营市出台了《关于免除居民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费用的通知》免除了四项基本殡葬项目收费,东营市城乡居民(不含行政、企事业单位享受丧葬费补贴人员和油田居民)火化后,可以给予1000元的补贴。

规范殡葬服务市场。2016年4月5日,东营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殡葬服务秩序的通知》,对遗体运输车辆、殡葬用品制作销售、医院太平间管理、殡葬单位服务进行了规范。

规范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积极推行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海葬、树葬、花葬、草坪葬、骨灰立体安葬和遗体深埋、不留坟头(或以树代碑)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计划到2020年,每个县区至少规划建设一处城市公益性公墓,乡镇、街道根据实际建设联村公墓或者骨灰堂,村级按照标准建设公墓,已建成的按照标准逐步规范。

此外,东营市根据实际,积极落实《东营市“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通知》要求,加快殡仪馆改造升级,淘汰、更新一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火化设备,对现有火化、焚烧设备进行环保设施改造,保护生态环境。

链接

何为“树葬”

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绿色生态葬“树葬”,与寄放、墓葬、海葬等墓葬方式相比,则显得更为科学、合理。树葬,即“以树代墓”的一种新型殡葬模式,就是在公墓区,生者为死者植一棵树,在树前挖一深坑,将骨灰装入再生纸研制的新型骨灰盒或直接葬入树下的泥土中,树前留一标识牌,以新植树木为标志代替砖、石和水泥坟墓,以便纪念。这样骨灰直接入土,成为树木的营养滋养物,真正做到了“入土为安”。

传统祭扫方式的弊端

(一)污染城市环境。焚烧纸钱,灰烬漫天,熏眼呛鼻,植被被损坏,严重影响城市环境。据监测,焚烧纸钱对环境的影响很明显,“PM2.5”和“PM10”值升高。

(二)造成资源浪费。市民祭祀,除了烧纸和蜡烛,还要摆放供品,这些供品大都被倒掉。同时,交通、城管等部门还要动用人员、车辆来维护秩序,造成资源浪费。

(三)容易引起火灾。市民祭祀大都动用明火,如果防范意识差,就会引起火灾。媒体上经常报道清明时节在山上或者野外上坟,引起火灾的事件。在路边烧纸也会极易造成绿化带花草树木燃烧,引起火灾。

新闻推荐

市中级人民法院 “智慧司法”领航法律服务新时代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司法。大数据时代悄然扑面而来,已经深刻影响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细枝末节,方方面面。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动“牵手”现代科技,紧跟时代潮流,勇立发展潮头,将信息技术与法院工作...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们的节日——— 树葬海葬绿色葬 移风易俗更文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