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静
引子
从称为“江北水城”聊城扎根到黄河尾闾之城东营15年,从一个水灵柔弱的女孩成长为坚韧顽强的母亲,孟凤景还有一个被人尊敬的职业身份:教师。
她本是一名普通的高中英语教师,却用柔弱的双肩担起了特殊时期的“两全”选择:一家四代六口人搬进复课封校的利津县高级中学,既能带领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完成高考前的学习与复习,又能兼顾七个月的二宝和85岁高龄的姥姥。而这“两全”背后,所有的“两难”她都与家人悉数承担。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女子本弱,为师则强。
产假结束,高一教师变为高三“主播”
一场疫情让不少行业被迫按下了“暂停键”,学生们也不能如期返校复课,家中线上授课成为不少学校开启的学习新模式。
“我上班后教高一,课业不是特别紧张,教学压力也不会太大。”刚刚听到实施网上授课的消息时,利津县高级中学英语教师孟凤景抱着五个月的二宝,跟母亲交流着自己的猜测。因为按照学校原定的安排,休完产假的她会任高一的英语老师,“不能去学校上课,我还能在家里多带带二宝,你专心照顾姥姥。”孟凤景对母亲说。
生了二宝后,母亲从老家聊城来到利津帮她带二宝,同时跟来的还有她的姥姥,“姥姥一直跟着母亲,再加上她的腿部手术后还没有完全恢复,更需要母亲多多照顾。”孟凤景说。可是,当她收到学校新学期的教师排课通知时,才知道这些顺遂的想法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她被安排担任高三艺术班学生的英语老师。接到这个通知后,孟凤景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挑战来了。虽然从教15年以来,她已经成功送过5届毕业班,但艺术班的学生因为在之前忙于参加各种专业课学习与辅导,学业的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她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熟悉,一切都要从头了解,这无疑增加了授课的难度。
“学校这样安排一定是基于对我的信任,不管多难我都要把这个任务圆满完成。”孟凤景小小的身躯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但她要面对的实际困难还真是不少。那时候,因公公病重,丈夫一直在临沂老家照顾,家中大宝要上网课,二宝需要照看,母亲还要照顾腿脚不便的姥姥。“有问题就一个一个地解决吧。”孟凤景先是对班里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她就知道了如何进行有针对性地授课;为了能够顺利开展线上教学,她一边学习使用各新型平台,从中摸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一边寻找好的资源,先后学习了希沃白板、云视讯、QQ、钉钉等平台的授课方式,通过实践和向其他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最后决定用钉钉直播为主、希沃录制胶囊为辅的授课方式。
平台选好了,接下来就是备课上课了。每一次的备课,她都是在孩子入睡后完成的,批改作业也是在夜深人静的灯下做完。除此之外,她还要进行线上家访,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单独指导。
一直习惯了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而对着面无表情的电脑,孟凤景感觉自己好像在唱“独角戏”,看着日益临近的高考,她心急如焚,恨不得早早结束网上授课,正式返校复课。
复课封校,一家四代六人搬进校园
4月15日,东营高中毕业年级开学。这个消息对于高三师生来说,是个喜讯。
学校师生将实行全封闭管理。这个消息对于高三师生来说,是个不想接受的消息。
“怎么办?”孟凤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给丈夫发了个微信消息,丈夫是本校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夫妻二人若都在学校封闭,那孩子和家人怎么办?可不可以跟领导说明一下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参加学校的封闭?但是,丈夫随即发来的信息让她坚定了到学校封闭的想法:“如果学校封校,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服从大局。如果在困难面前,大家都选择退缩,选择找领导解决困难,那么去武汉的那些医生护士,怎么去的?”她与母亲、姥姥说明了情况,两位老人对他们的决定也非常支持,表示愿意随他们去学校。
开学前,学校领导向每位高三教师询问参加全封闭教学有无困难的时候,孟凤景和丈夫毫不犹豫地说:没有困难。
4月14日晚,全家老小一家六口四代人搬入学校学生宿舍后,丈夫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武汉告急,自己力微,帮不上忙,不添乱就是最好的,宅家为国作贡献。明天开学,贡献自己全家,今天搬到学校封闭。为国家继续贡献。
说出来的话意气风发,具体的事情还要自己与家人面对。
当晚,住在另一个宿舍的丈夫和儿子还比较适应,但住在这边宿舍的姥姥、母亲和二宝却特别不适应,睡在两个拼起来的硬硬的高低床上,她们辗转反侧。半夜给孩子喂奶,孟凤景发现姥姥坐在床上,母亲正在给她揉肩膀、捏腿。“姥姥,腿不舒服了吗?睡得很累吧?”“没事儿,一会儿就好了。”她知道姥姥是在宽她的心,她也知道,封闭期间的每个夜晚,老人家都可能不会睡得太舒坦。
除了白天的休息,还有日常的三餐。在学校宿舍无法自己做饭,每顿饭只能到食堂买,食堂的饭菜虽然花样多,但时间长了,姥姥的肠胃也容易消化不良,晚上休息时又加重了一层负担,她会一晚上起来几次,或者喝水,或者坐着休息一会儿,或者去卫生间,她们只能开着灯睡觉。但是,二宝太小了,开着灯往往睡不着。怎么办呢?她们把床单挂在床头遮光,又给灯做了一个简易“灯罩”,光线总算暗下来了。“你看,咱们成了发明家了。”孟凤景经常向着母亲和姥姥夸赞她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她们也坚定着一个想法:不论遇到什么事情,办法总比困难多。
最后冲刺,陪伴是珍贵的师爱
如果把高考比作人生一场很重要的“战役”,在这个“战场”上,需要高考生奋勇拼搏,也需要高考生家长倾力陪伴。
时间紧迫,作为“战士”的高三学生,难免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封闭在学校,老师们既是传道解惑的师长,又像关爱体贴的家长,“无论如何,我会陪伴着学生走过这段珍贵的时光。”孟凤景说,陪伴是迎战高考最好的方式,在学校封闭的时光让她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们共度,从而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体谅他们、激励他们。
封校第三周的时候,孟凤景发现班上一位女同学的眼睛红红的,下课后,就把她喊到办公室,询问她最近在课堂上有没有听不懂的知识?餐厅的饭菜是否合她的口味?在宿舍里是不是休息得好?听到老师关切的询问,女同学边答边哭了起来。原来,她之前是走读生,从来没有住过校,第一次离家住校这么长时间,有点想家了。“以后想家的时候,就来找我吧,用我的手机给你妈妈打个电话。”她看到孩子打完电话后,情绪轻松多了,这名同学也听了她的话,每当想家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总会来找孟老师聊一聊。而孟凤景则会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班里的同学聊天交流,既帮他们在学习上答疑解惑,还对他们的生活关心照顾,有了情绪,她也会及时为他们缓解压力。“老师您真厉害,为了给我们上课竟然把家搬到学校里来了,我们一定会用努力回报您。”聊天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表达了对孟凤景行为的尊敬。
“老师与学生就是一个互相感染、彼此影响的过程,能够用行动带动他们奋斗,我也觉得很有成就感。”孟凤景说。
每一周,孟凤景有十节课,还有三节早读和两节晚自习课,上课时全情投入,下课后答疑交流,往往会让她忘了时间,忘了宿舍里还有老人孩子的等待。记得有一次晚自习下课后,还有几位同学有疑问,她解答完学生的问题后,已经10点了,她赶紧往宿舍跑,“老师,您家宝宝哭了好久了,您怎么才回来?”一进宿舍楼,迎面听到一位同学对她说。她紧跑几步,听到二宝声嘶力竭的哭声。推门而入,孩子的眼睛哭得红红的,嗓子也有些哑,母亲、姥姥的眼睛也是红红的,看到这情景,她的眼泪掉了下来。怎么办?她又一次问自己;不管如何,努力克服吧。她再一次给了自己坚定的回答。
封校学习一个月后,学校教学恢复正常。孟凤景一家人从宿舍搬回了家。家人们住得舒服了,可她却更忙了,因为从家到学校的往返距离加长,她就要比以往更辛苦了。“只要家人们安心、孩子们定心,我就甘心。”孟凤景还是这样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3日上午,利津县黄河口滩羊产业园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盐窝镇举行。市委副书记、利津县委书记陈必昌出席开工仪式。...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