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欣王晓冬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一笔资助就可以为他们筑起通往梦想的桥梁,而每一笔资助的背后,都有一群“筑梦大使”默默付出。9月29日下午,“春风化雨七十载资助奋进新时代”资助人物颁奖典礼在济南举行。活动评选出“奋进新时代资助人物”70人,其中,“筑梦大使”优秀资助工作者和“励志之星”优秀学生各35人。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其中两位“筑梦大使”的故事。文/图记者邹元德
白天不离手晚上不关机
10年全天不断线的“110”热线
在颁奖典礼现场,潍坊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魏建欣是第一位上台的“筑梦大使”,上台时,她的手中拿着一部手机,这部手机所承载的正是在当地被称作资助救助“110”的阳光助学热线,“白天不离手,晚上不关机”,这是魏建欣所秉持的工作原则,就连上台领奖也不例外。
“18805360110,这个号码很好记,0536是潍坊的区号,后边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求助号码‘110’。”连续10年的时间,魏建欣保持这个热线电话24小时不断线,只要有人咨询学生资助相关的信息,都能得到她最及时的解答。“有一天上午,我接了56个电话,那时候这个电话完全被打爆了。”这么多年,魏建欣已经数不清接了多少个电话,帮助了多少困难学生。为了让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家庭及时了解资助政策,她率领团队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潍坊市学生资助工作专用网站,建立了潍坊市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
“这是我们的‘红宝书’,是从2007年到2017年底,所有学段的资助政策汇编;这是我们的‘大宝书’……”说起她率领团队编制整理的政策和规范,她如数家珍。“有了这个规范之后,每个月该干什么,每个时间节点该干什么,甚至哪句话配着哪个表格,我们都很清楚。”
一人一车走过两万五千公里
一位高校辅导员的漫漫家访路
2017年寒假,王晓冬驱车1100公里来到安徽省宣城市,对当地一名贫困学生进行了家访,当年春节,王晓冬又驱车800公里,来到江苏盐城,与困难学生家庭共度春节。转年2018年的夏天,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遭受龙卷风袭击,他又第一时间驱车赶到受灾的胡培文家中走访,掌握了救灾扶助工作的第一手工作资料……王晓冬是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的一名普通的辅导员,以上这些都是他独自一人的漫漫家访路的缩影。
“我理想的状态是把每一个贫困学生的家庭都要走到。”王晓冬发现,对于很多贫困学生来说,他们坎坷的生活经历给他们套上了一个坚硬的“保护罩”,作为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老师,在与这些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障碍,为此,王晓冬决定踏上这条漫长的家访之路。“当我们走到学生家里的时候,也就走到了学生心里。”
“去年我的家里发生了一场意外,父亲从楼上摔了下来,当时经济挺困难的。”在这名学生的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时候,王晓冬老师伸出了援手,“王老师帮我们申请学院的助学金以及国家的助学金,在医院的时候,王老师自掏腰包,专门托朋友送了两千元钱来。”
“一个人开着车在路上飞奔的时候,再加上现在正在做的事情,那种内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多年来,王晓冬利用寒暑假时间累计走访困难学生家庭82家,足迹遍布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陕西六省,行程两万五千多公里。
新闻推荐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人才的重要作用。因此,培养...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