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利津新闻 > 正文

菜于村的京腔京韵

来源:黄河口晚刊 2013-11-15 18:20   https://www.yybnet.net/
走进利津县北宋镇菜于村,随便找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都会哼上几句“西皮、流水、二簧、导板”,若侃起古装戏里的“借东风、甘露寺、狮子楼、铡美案……”,他们更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他们为何懂这些?原来他们的前辈早就会唱戏。

村民“搭伙”组成“庄户剧团”

早在解放初期,菜于村就有一套京剧戏班,是由村民“搭伙”组织的“庄户剧团”,他们合伙筹资,购置服装道具,什么“刀枪剑戟、凤冠霞帔、龙衣龙靠、青衣小帽”等,应有尽有,并花费酬金从外地请来京剧“名角”拜师学艺。“学戏不像,不如不唱。”初学唱戏并不容易,无论“念唱做打”、身形架步,一腔一式都要表演的活灵活现、维妙维肖、恰到好处,稍有差池,就会受到老师的严厉责罚。故学戏也称“打戏”,在排练三国戏“甘露寺”的时候,扮演孙权的演员有一句唱词:“观刘备……”,这位演员却一直唱成“观刘(里)备……”,老师非常生气,为了改掉一个“里”字,竟然罚这个学生练了三天。古装戏里有一个规矩,皇帝出场面南而坐,站班大臣分立两旁,文官在东,武官在西,为了这个简单的“站班”,老师也没少调教他的学生。平常练习武打动作基本功,演员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摔得鼻青脸肿已成“家常便饭”。

年逾七旬的于氏老人是扮演花旦的主角,当年练习“鹞子翻身”的时候,不慎摔伤鼻骨,至今仍留有残疾。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经过一番刻苦认真地排练,演员们逐步学会了多个传统京剧节目。“庄户剧团”开始在村里搭台演出。

为乡亲们演戏只为图乐哈

“剧团”的演员们不但努力学好老师教练的戏曲,而且博学多才,善于取长补短,学习别家的优秀剧目。如果哪个地方演出好戏,他们都要去偷着学,用他们的话叫“撸叶子”。据说,有一年腊月,几十里外的一个村演出京剧“龙凤面”,在当地很“叫响”,“剧团”便组织演员去“看戏”,晚上回村后通宵达旦连夜排练,第二天就能在村里登台演出。

菜于村解放初期的“庄户剧团”是由村民自发组织的公益性的文艺团体,剧团演戏不收演出费,而演戏所需的资金费用则是由演员们自己负担。“打了棉花柴,村里搭戏台。”剧团的成员日常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每到秋收完毕,便紧锣密鼓地排练节目,准备一年一度农历大年的“汇报演出”。每到春节,剧团倾其全力,把平时练好的戏曲全部“搬”上舞台,连续演出几个昼夜。那个年代,农村少有娱乐活动,劳碌一年的庄稼人能在春节期间坐下来看上几台大戏,“过年”的氛围立时浓厚了许多。“你方唱罢,我登场。”戏台下看戏的高兴,戏台上演戏的同样兴奋不已,剧团的成员都觉得,个人苦点累点不算啥,让乡亲们看着大戏过大年比啥都好,“俺为乡亲们演戏就是图个喜庆,图个乐呵。”

每到这个场合,演员的家人都会感到很自豪、很欣慰、很满足。他们或是父子、或是夫妻、或是兄弟姐妹,都会在戏台下踮起脚、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审视着自己家人在戏台上表演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有时还不由自主地捧场叫好,因为他们觉得:有自家人上台演戏“露脸”,自己也跟着“场面”了一回。

逢年过节,十里八乡的村庄邀请戏班助兴

剧团壮大了,剧目增多了,演员成熟了,剧团的演出时间也开始由单一春节演出延伸到农闲“挂锄”“消夏演出”和民间赶会助兴演出。并利用春节、元宵节到各村镇友情演出。逢年过节,十里八乡的村庄都以能请到菜于村的戏班引以为荣。

多年前,邻村的侯王庄起集赶会,特意邀请菜于村的“庄户剧团”助兴演出,剧团高扎戏台,连唱三天,四方观众纷至沓来,连看三天,仍意犹未尽。有一年春节,原店子区政府举行戏曲汇演,菜于村“庄户剧团”的一出传统京剧———“铡美案”在全区几十个庄内脱颖而出,荣冠第一。

菜于村的于汉臣说,他听父亲讲,他爷爷就爱唱戏,尤其擅长饰演“花旦姐”,他二叔年纪不大就跟着戏班“跑龙套”。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他很小就喜欢看戏,只要村里演戏,他每次都要缠着母亲陪他去凑热闹。

记得有一次,剧团演出”铡美案”,看到秦香莲领着一双儿女出场时,他认出那个男孩就是他二叔,这下我急了!拽着母亲的胳膊直喊:“二叔不好,二叔跟别人啦!”惹得在场看戏的人哄堂大笑。

年龄大了点,于汉臣便不在安于坐在台下看戏,瞅空便到后台看演员化妆。看到每次都在“包拯”的额头画上月牙,就好奇地问那位大伯:为啥非要在包公好端端的脸上抹一道疤痕?那位正在忙碌的大伯放下手中的活计,弯腰抚摸着他的小脸笑呵呵地说:“孩子,别小看这道疤痕,它可灵气着呢!”接着讲了一个小故事:据说,从前有一个戏班下乡演出“包公戏”,当包拯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旗牌登场亮相的时候,扮演包拯的演员突然一反常态,高喊:众衙役,尔等随我来!然后腿撩蟒袍、手端玉带,威风凛凛地来到一户农家,从炕席底下挖出一具尸体,破获了一起谋杀案。故事讲到最后,那位大伯说:“邪不压正,咱唱戏扮相讲的就是一股‘精气神\’,干干净净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剧情感人,戏文化育人

村里有了戏班,村民看戏多了,自然也就看出些“名堂”,在寓教于乐中受益匪浅。剧情感人,戏文化育人。戏曲所彰显的“诚信、公正、乐善好施、嫉恶如仇”的主旋律在潜移默化中被人们接受,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和恶劣行为也会受到人们的抵制和谴责,有谁待人耍奸使滑、攻于心计,就送他一顶“奸相曹操”的帽子,哪家小伙亏待媳妇、婚姻纠纷,就会背上“陈世美”的恶名。急公好义的好人好事广为传颂,尊敬老人的孝子贤孙备受推崇。人们倡导团结互助,崇尚科学文明,乡野上下民俗淳朴,风清气正。

岁月流逝,光阴荏苒,当年“庄户剧团”的精彩演出缓缓落下帷幕。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菜于村的老一辈人在人生的舞台上用戏曲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用戏曲感悟着世人的心灵,京腔京韵里,他们诠释着“戏文化”的内涵,蹁跹舞台上,他们引领出人世间的真谛。

(记者 方舟)

(稿子改编参考自利津县北宋镇菜于村农民作家于汉臣日记) 

新闻推荐

鱼缸里的“小天王”

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四年级五班杨坤元我家那两条好斗的双尾鱼和三尾鱼,占领着整个鱼缸,但是,有一天,一切都变了,妈妈又给我买了一条红黑相间的小鱼,它的模样和三尾鱼差不多,只是尾巴不分股,眼睛大...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菜于村的京腔京韵)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