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利津新闻 > 正文

利津村名看沧桑(一)

来源:黄河口晚刊 2013-06-21 20:40   https://www.yybnet.net/
打开利津县地图,你会发现,那些密若星辰的村庄名称各具特色、别有风趣。

从铁门关向东北看,几乎逢村必有个“屋子”缀尾,朱家屋子、前关屋子……带“滩”字的村也不少,大滩、近滩、前后平子滩……而在利津中部至西南部,则多是刘家、李家、孙家……倘若再展开东营市地图,在原利津老四区属地上,还有以序数加一个“村”字为名,如一村、五村、二十五村……迥异而又奇特的村名,记载着历史印痕,诉说着忧患兴衰,验证着沧海桑田。

家族姓氏打头延展久远的移民路

究根寻源,黄河三角洲移民最早始自北宋哲宗(1086年)年间。至元末明初,形成了第一次规模较大的移民。元朝末期,就有从内地往古代黄河三角洲利津近海一带迁移的民众。到了明朝的洪武、永乐年间,移民规模加大,朝廷有组织地进行移民,并以山西洪洞、河北枣强为集散地。

利津西南部大多数村庄就是那时形成的。利津县北宋镇,102个村中有71个是明洪武元年、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河北枣强一带迁来的。近的还有淄川、滨州、博兴、章丘,远的有浙江、湖南等地盐民、盐商、灶户、逃荒户到这里定居形成的村落。这期间的村名,多以家族姓氏打头,“鼻祖东迁离枣强,公输事业姓成庄”,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谣,佐证了明初大移民这些村名的形成。王家、张家、单家,一姓带一“家”字,成了这个村庄的永久标识。

位于黄河三角洲顶端、现利津县北宋镇梁家村,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梁氏始祖梁中森由直隶枣强迁此立村,取名梁家。离此村 4公里处的簸箕刘家,与梁家同年安置,立村人刘强、刘景兄弟二人由河北直隶枣强迁此,因以祖传手艺编簸箕为业,也是为了与其他刘姓村名有所区别,故村名为簸箕刘家。当然,也有因时因地因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村名,听起来饶有趣味。船王,明初王氏一家由枣强移来建村,村址紧靠大清河,居民以养船为业,人称“船王”。张窝,明初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到利津,初来时没有房屋,多年住在窝棚里,人称“张家窝棚”,年久之后改称“张窝”。

买河,枣强移民初来时,住在河边,后来河水改道,有一个富户买下了旧河道开辟为良田,远近闻名,村子也被称为“买河”。还有以手艺为村名的,如张锢镥(修瓷器的)家,锭杆子刘家等。还有以方位、地理特点为区别的,如前张家,后张家,坡韩家(在斜坡地上立村)等。来利津的明初移民凡是带“家”字的村庄,多是散点式安置,单姓立村,同姓的则以传统手艺、方位予以区别。当然,也有双姓、三姓、四姓的,如董王庄,吴苟李家,崔王张于家(后因黄河决口此村地被黄沙,遂名为沙窝于家)。这是利津明初移民区别于以后几次移民的一大特点。

(记者 京荔)(史料来自利津文化丛书) 

新闻推荐

《农妇王麦芹通过本报寻求援助》后续伸出您的手 帮帮王麦芹

本报讯7月4日《黄河口晚刊》刊登了《农妇王麦芹通过本报寻求援助》的报道:家住利津县宋集村农妇王麦芹的丈夫石永军最近遭遇车祸导致四肢瘫痪,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亲人在看望丈夫的路上也遭遇车祸离世...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乌鸦的悲鸣2013-06-27 17:49
猜你喜欢:
评论:(利津村名看沧桑(一))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