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利津新闻 > 正文

利津:一片肥沃的文学息壤

来源:黄河口晚刊 2012-05-25 22:46   https://www.yybnet.net/
5月20日,利津县作协在黄河岸边召开黄河笔会,是利津文学创作群体对黄河的集体拜谒。 (记者 李静)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利津县作协青年骨干会员王霞朗诵一首名为《多年以后》的诗,憧憬出与文学不舍的相伴。 (记者 李静)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大河息壤,生机无限。

古称凤凰之城的利津,与黄河有着说不尽的情缘。

在黄河的流淌里,她在一寸寸地生发;在黄河的绵延里,她在一点点地嬗变。黄河母亲把一路的清潺、激荡、磅礴与厚重,都毫无保留地赐予了这片最后流淌过的土地。

在利津这片广袤的退海之地,生活着一群与文学结缘的人,他们呼吸着大河的气息,激荡着大河的脉搏,这条大河已经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们的生命,无法割裂。而他们,用诗歌的灵韵、散文的凝练和小说的生动,在利津这片肥沃的文学息壤蓬勃地生发,诗意地绽放。

面向黄河的文学拜谒

初夏,利津。

明媚的阳光,无畏也无私地照耀着每一寸土地,每一种生灵。

近处,清凉的微风吹拂,轻柔了绿绿的柳枝;抬眼,黄河在缓缓流淌,平缓了一路的劳顿。

这里是黄河利津王庄险工,43号坝就在不远处静静伫立。多年以来,它就是用这一种姿势,站立成不可动摇的凝望,凝望着一路走来的黄河,在经历了九曲的放纵之后,渐渐地放慢了步履,经过一个九十度的转弯,舒缓地奔向东北,奔向那个宿命里的蔚蓝家园。

一群喜欢舞文弄墨的黄河儿女,正在柳荫里感受着黄河均匀的呼吸,静心又虔诚地听黄河、品黄河,也把对黄河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坚守,讲述给黄河听。

这是利津县作协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而专门召开的一次笔会,他们抛弃了繁冗呆板的惯常模式,携一腔热爱和诗意,踏一路夏日的草香来到黄河岸边,组织了以黄河命名的笔会。

三十多位活跃在利津文坛的老将新兵,面对着平缓流淌的黄河,诉说着黄河带给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全新体验,诉说着他们与黄河的血脉相连。

黄河岸边生、黄河岸边长的他们,日常的所见、所思、所悟都与黄河有关,与这片不断焕发生机的土地有关,他们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割舍的情结。作家和诗人们或朗诵诗歌,或谈创作体会,坦露的都是最真实的心曲。

对于他们来说,黄河就是古老;对于黄河来说,他们就是年轻。

古老与年轻穿越时空的完美对话,就是一次荡涤心尘的旅程,就是一次纯洁的文学拜谒。

割舍不断的文学牵引

古老的黄河在流经利津的时候,也把自己宽厚和博大的品格烙在了这片土地上,日月的光华让文学的种子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逐渐蔓延开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利津籍作家李长之、王恺在全国都产生过一定影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利津的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相继涌现出了李建华、卢德志、赵安亭、李新军、曲德胜、张金康、张大民、罗新力、张吉山、马利军、牛吉山、林慧婷、李俊三、赵建英等在市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作者群。

这是一个在文学创作之路相携前行的群体,他们的身上,是黄河文化的积淀,他们的笔下,是黄河文化的抒写。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利津籍作家纷纷推出自己的作品集。原市作协主席罗新力是有名的黄河作家,先后出版的《河两岸是青青的树》、《大河行吟》等散文集中有抹不去的黄河影像;赵建英凭散文集《天涯孤旅》、《青草时代》等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在山东省散文创作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县作协主席张吉山出版了《小城探戈》、《河魂》、《黄河作证》、《芳草地随笔》等八部文学专著;县作协副主席李俊三出版了《冷风景》、《村北那片紫荆林》、《我的梦》、《六三年》等诗文集。

青年作家刘玉诚(笔名瓦当)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莽原》等大型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数十部,他的中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获山东省第二届齐鲁文学奖,小说集《去小姨家》列为中国作协“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出版。近年来,又先后出版了《漫漫无声》、《到世界上去》、《在人世的忧伤》三部长篇小说。

2010年,老作家林慧婷、曲德胜先后推出了长篇小说《落雁滩》和《五家湾》。2011年,程建国推出了长篇历史小说《风雪铁门关》。一个县级作协在两年内连续出版三部长篇小说,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这些利津文坛老将用身体力行的笔耕不辍,携载着属于自己的文学之梦前行,也牵引着后起的文学新秀崭露头角。

风景这边独好

利津大地上蓬生的文学新人,就像黄河水浇灌的韭菜一样,一茬接着一茬。

2006年,利津县作协成立,让众多的文学写作者有了归属。他们的创作激情有了前所未有的迸发,新人新作让这个团体萌发出绚烂的色彩。

直到现在,利津县作协会员已发展到200余人,市级会员50余人,省级以上作协会员达到10余人。李有明、韩凝、王耀明、胡毅然、曲波、胡培红、李雪、王霞等青年骨干会员,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最活跃的创作力量。

县作协副主席王爱军刻苦钻研小品创作,其小品《咱是一家人》、《最幸福的事》先后获得山东省文艺作品评比一等奖,苏州市第六届小戏小品大赛金奖、最佳编剧奖。小品《最幸福的事》获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小品类一等奖,并于2011年9月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

2009年起,小说作者王宝国在《东京文学》、《山东文学》、《辽河》、《佛山文艺》、《文学与人生》、《厦门文学》、《芳草小说月刊》、《小说林》、《短篇小说》、《中国铁路文艺》、《当代小说》等文学杂志发表短篇小说22篇。

青年诗人韩学红在《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林》、《山花》、《山东文学》等刊物发表诗歌近200首。先后获得平顶山“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特等奖等奖项多次,引起了较大关注。

青年诗人李有明在《时代文学》、《诗选刊》、《诗歌月刊》等杂志发表了大量诗作,成为我县诗歌创作的后起之秀。

东营市第二届黄河口文艺奖评选中,利津县七人次报送的作品分别获得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奖,列各县区之首。

利津县作协的会刊《凤鸣》无疑是这些文学爱好者们大展拳脚的舞台。《凤鸣》以小说、散文、诗歌三大文体为主,适当穿插少部分戏剧、小品和评论文章,二十多期《凤鸣》是他们前行的印记,是他们心路的呈现。

“文学让我们的精神产生温度,我们把对文学的不断探索和对文学精神的坚守形成一个用文字来表述的高地,形成一个不断被发掘的美学来关照生命的指纹。当我们把某种理想深埋在那些文字之间的时候,我们明白,我们的目光将延伸向何方,我们该选择一条怎样的属于内心的道路……”青年作家胡毅然对文学与创作的感悟,或许正代表了利津文学创作群体的集体心语。(记者 李静)

新闻推荐

点击放大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营造一个健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营造一个健康、整洁、禁烟的良好校园环境,在第25个“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利津县职教中心开展以“远离烟草、自由呼吸”为主题的“世界无烟日”宣传教育活动...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利津:一片肥沃的文学息壤)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