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利津新闻 > 正文

东营日报社小记者戴佩君:“《黄河口晚刊》跟着姥爷进京了”

来源:黄河口晚刊 2010-09-07 00:10   https://www.yybnet.net/
“《黄河口晚刊》跟着姥爷进京了。”9月5日,初中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东营日报社的小记者戴佩君在电脑上敲下了这个作文题目。去北京看望姥爷回来,姥爷对《黄河口晚刊》的喜爱又一次激发了佩君的写作灵感。

12岁的戴佩君参加了今年4月至6月东营日报社举办的“恒丰银行杯”首届小学生作文比赛。正是这次征文比赛,让一家人与《黄河口晚刊》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人读《黄河口晚刊》源自外孙女作文得奖

佩君参赛时在读六年级,老师将她的一篇题为《难忘的“第一次”》的习作推荐参加了东营日报社的征文比赛。这篇作文叙述了佩君第一次给妈妈洗脚的体会和真实情感,发表在4月19日的《黄河口晚刊》上。这是她的作文第一次在报纸上变成铅字,所以一家人都跟着乐呵。6月初,接到报社的获奖通知,佩君很兴奋。“领奖时得知自己获得的是优秀奖,她有些失落,眼泪在眼里打转,告诉我说`妈妈,我知道,优秀奖是获奖作品中最差的。'”佩君的妈妈郭女士说。当知道奖品是半年的《黄河口晚刊》时,佩君又高兴了起来,因为她知道姥爷最爱看报纸。

佩君的姥爷郭建福老人今年63岁,退休以前在利津县公路局工作,一直爱看报纸。“参加比赛的时候留的是学校的地址,寄送报纸的时候,佩君已经从小学毕业。报社又通过邮电局跟我取得联系,得知了我们家的住址,每天把报纸送到家里来。”说起这些,郭女士很是感动。

“从那以后,我爸爸每天都看《黄河口晚刊》。”郭女士介绍,郭建福老人从年轻就是一个很有生活规律的人,每天干什么都提前制定计划。自从连续接触《黄河口晚刊》以后,每天读晚刊就成了郭建福老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份报纸上的本地新闻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是东营人自己的事,读起来有切身体会。”老人常边看报边这样说。

《黄河口晚刊》新闻每天都上饭桌

每天下午老人盼望的事,就是到楼下的报箱里取报纸。“如果有一天报纸送晚了,父亲都会念叨着:报纸怎么还不来啊。”郭女士介绍,“老人一旦拿到了报纸,就一定会一气呵成地把报纸看完。有时他饭都顾不上吃,总是先把报纸看完。后来,我把报纸拿上来之后,就先藏起来,然后告诉父亲还没到,他才极不情愿地先吃饭。”为此,戴佩君评价姥爷“已经成为《黄河口晚刊》的忠实粉丝”。

老人不光自己看报纸,看完报纸后还会在饭桌上讲给全家人听。“看今天的社会版,发生了什么事,以后要多注意这方面的安全。”看到报纸上报道了潍坊产的“旺旺仙贝”检查出不合格,立即跑到厨房,翻出家里的“旺旺仙贝”仔细地检查,发现都不是潍坊生产的,这才放心地让外孙女吃。《黄河口晚刊》改版后,老人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变化。拿到改版后的报纸,老人很兴奋,一手拿着报纸,一手指给家里每个人看,嘴里还不断念叨着:“你们看看,《黄河口晚刊》比以前版面多了,内容比以前更好看了。”

“把《黄河口晚刊》打包捎过来”

8月16日,郭女士哥哥的孩子接到北京一所高中的入学通知。孙子即将去北京读书,郭建福老人和老伴要过去陪读。“当时是星期一,临时接到的通知,很仓促。我妈妈急急忙忙地收拾行李,可是爸爸却还在埋头看当天的《黄河口晚刊》,直到看完才坐车走的。”郭女士说。到周末,郭女士想趁女儿还没有开学带其一起去看看两位老人是否安顿好了,就问两位老人还有什么需要捎带过去的。“我妈妈说,要带衣服、拖鞋等生活用品。我爸爸抢过电话说`别的不缺,你把从星期二到星期五我这几天落下的《黄河口晚刊》给我捎过来!'”

拿到四天的《黄河口晚刊》,郭建福老人顾不上招呼女儿和外孙女,哼着小曲看起报纸来。郭女士离开北京前,老人还是一个劲儿地嘱咐女儿《黄河口晚刊》的事。“父亲千叮咛、万嘱咐我说,下次我哥哥来的时候把报纸给他捎来,或者国庆节时,把这一个多月的报纸一起打包拿来。”郭女士问老人:“在北京也有很多报纸,你怎么还是想着《黄河口晚刊》啊?”老人对郭女士说:“那怎么一样啊,《黄河口晚刊》是咱们东营的报纸,我虽然现在人在北京,但我要知道家里都发生了什么啊。”

9月2日,郭女士得知一位朋友去北京,又托朋友把这几天攒下的《黄河口晚刊》带给郭建福老人。现在老人居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附近。当天傍晚,老人在楼下拿到了第二次捎来的《黄河口晚刊》,道谢之后立马翻看起来。

虽然看到的报纸都是前段时间的,但老人依然看得认真、仔细,依然在饭桌上给老伴和孙子复述着报纸上的内容,在北京讲述着东营发生的事儿。

“原来大家都喜欢看晚刊”

在郭老的带动下,全家人都喜欢上了看《黄河口晚刊》。郭女士说:“老太太喜欢看娱乐和健康周刊,我喜欢看养生的,女儿喜欢看国际博览和文学的。”在老人去北京以前,家里看报纸的顺序已经形成了“定势”,郭建福老人必定是当天报纸的“第一读者”。

“你女儿的作文上报纸了!”“你女儿真懂事啊,写的作文很感人!”佩君的作文登报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有很多同事、朋友和佩君同学的家长给郭女士打电话道喜。郭女士感叹道:“从女儿参赛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身边的很多同事、朋友都在关注着《黄河口晚刊》。”

受姥爷爱读《黄河口晚刊》的启发,佩君构思了一篇作文,来讲述全家人与《黄河口晚刊》的缘分,名字就叫《<黄河口晚刊>跟着姥爷进京了》。

图:9月2日傍晚,老人在北京住所的楼下拿到了第二次从东营捎来的《黄河口晚刊》,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记者 李红佳) 

新闻推荐

点击放大中秋节前夕利津县职教中心组织医护专业师生到

中秋节前夕,利津县职教中心组织医护专业师生到盐窝镇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与老人们共度中秋佳节。一到敬老院,师生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同学们有的帮助老人们打扫房间,有的与老人们亲切地交谈,为他...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漫画书让我着了魔2010-09-20 03:50
评论:(东营日报社小记者戴佩君:“《黄河口晚刊》跟着姥爷进京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