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可持续发展的“蓝色引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现代渔业是东营海洋强市建设的重要抓手。疫情是大考,疫情之下抓经济更是必答题。东营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海洋产业企业应答有方,全力以赴战疫保产,奋力追赶“蓝色春潮”。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正值工厂化养殖的对虾出产旺季,春兴、华春、黄三角等企业对虾养殖水体达12万立方米,日产量3000公斤左右。但受交通管控的影响,鱼虾饲料无法运进、鲜活对虾无法运出,饲料不足和鱼虾滞销等问题陆续出现。
河口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及时发现问题,协调交通部门开通养殖水产品绿色通道,帮助渔业养殖企业鲜虾外销、饲料调运,确保防疫期间渔业正常生产。黄三角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刘兆存说:“在渔业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关心下,我们努力实现防疫、生产两不误。今年第一批对虾实现产出11万公斤,已全部销售完毕,销售收入550万元,实现了较好的盈利。”
垦利区东营润东养殖场有15栋南美白对虾养殖车间,在筑牢疫情防线的基础上,养殖场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养殖场根据形势需要积极转变销售方案,利用微商、当地商超等渠道,6天内销售出2.5万公斤南美白对虾,缓解了生产压力。同时,通过远程视频与各饲料经营代表、销售代表积极协商沟通,制作发放关于疫情预防的“重要提示”、预防控制方案及应急预案等。许多饲料供应商和销售代表表示理解,与养殖场携手共渡难关。
为保证生产不减员,东营润东养殖场规定所有回场人员必须在隔离观察14天后方可进场,工作人员须经同意并持放行条后方可出场。为强化内部防控,养殖场严格执行分时分批就餐、无接触面部打卡、场所定时消毒等措施。截至目前,各车间生产正常。养殖场负责人表示,将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保障正常的生产运作,努力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
“现在出海可以打到蛤蜊、梭鱼、皮皮虾,尤其是梭鱼,比往年开凌时节更大更肥,味道更好!”垦利区红光新村渔民董在营高兴地说。红光渔港作为全市重要的渔业捕捞基地之一,常年停泊渔船达到500余艘。渔港内现停泊260艘渔船、50余家商户与企业,其中外地(市外)籍船只与经营业主较多,加之渔船流动性大,进出船只难以统计与管理,渔港复工管理难度较大。对此,市现代渔业示范区采取分批复工、逐步推进的方式,截至目前,东营籍渔船已全面恢复生产,市外、省内渔船船主已陆续返回,履行完重点观察程序后即可投入生产。
示范区结合海洋产业生产特点分企施策,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东营海跃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海水标准化养殖区被划分成了多个相对独立的养殖区块,实现了工作人员隔离和生产两不误;加工车间则以车间为单位,实施封闭式管理。“这样一来,生产保障了,又避免了人员聚集,防疫、生产一举两得。”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志刚说。示范区还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关键技术岗位等必须使用市外员工的备案工作,必要时可协调实行专人专车接送的“绿色通道”。
疫情期间,示范区内山东汇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海盈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50座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大棚实施隔离管理,1至2名员工管理1座大棚,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2月中旬,共产出南美白对虾20吨,保证了鲜活水产的市场供应。
当前,东营市疫情防控已经转入严防输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阶段,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海洋产业企业将挑战视为跳出舒适区的机会,既有科学防控之智,又有组织实施之能,切实做到防疫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待到春暖花开时,东营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必将更强劲。
(记者 商雅雯)
新闻推荐
记者李红佳报道小学、初中迎来寒假,不少孩子开启了“假期模式”:商场里、大街上、小区里处处都是孩子们玩耍的身影...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