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垦利新闻 > 正文

东营进士评传(6)

来源:东营日报 2017-12-14 20:30   https://www.yybnet.net/

□ 薄文军

搞清了渤海郡与渤海县的问题,我们再来看高适。

高适是唐玄宗天宝八年(749),为睢阳太守张九皋举荐,应有道科,中进士的。一般认为,这一年高适虚龄46岁。至于其里籍及早年生活,《旧唐书?高适传》说:“高适者,渤海蓨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新唐书?高适传》说:“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梁宋间……”

值得注意的,这是两笔糊涂账。因为“渤海蓨人”是西晋以前的说法,渤海郡辖蓨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景县。在唐朝,尤其是高适生活的年代,包括《旧唐书》成书的年代,渤海郡撤销了,“渤海蓨人”之说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当然,渤海郡是高姓的郡望之一。唐朝中期以前,门阀世族的影响尚未肃清,有些人自视“出身名门”,喜欢拿郡望说事。可是,戴这副西洋镜有意义吗?别人说的都是有房子有地有祖坟的事,你拿个八百杆子打不着的话头糊弄谁呀?而且,整个一部皇皇《旧唐书》,拿郡望说事的其实也不多。我们比较熟悉的,也就高适跟韩愈(韩昌黎)吧!

这事不光我们感觉别扭,宋朝人也感觉别扭。所以,到了欧阳修等人编纂《新唐书》的时候,重点查处虚假档案,韩愈的里籍落实为“邓州南阳”;高适的里籍落实为“沧州渤海”。韩愈的里籍修正之后似乎不再有问题,但高适的又错了。因为整个唐朝,渤海县始终没有隶属过沧州。这一点,《旧唐书》《新唐书》的地理志都可以作证。那么既然如此,我们拆开来分析前后出现的这四个地名:渤海郡、蓨县、沧州、渤海县,哪个更可靠呢?起码渤海郡和蓨县是旧地名,绝对不可靠。至于沧州和渤海县比起来,应该是渤海县更可靠。因为在籍贯方面出现错误,省(道、路)、县这两级一般错不了,尤其是县相对比较固定,而中间的州(府、郡)则容易被混淆。而且,到了唐代宗广德二年(764),高适61岁的时候,还被封为“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尽管这七百户不是实封,尽管这种封爵跟里籍之间不是直接对应关系,但起码还是有些关联的。

就历史文献记载来说,我们东营地区是有文化断层的。但这种文化断层不光咱们这里有,全国各地都有。要不然,中西部地区怎么也会有名人里籍之争呢?许多历史文化名人被确定为里籍哪里,依据的并非古代文献的真实记录,而是后期考证。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因为当地古代文献记载得少就气馁。《山东通志》《滨州志》《武定府志》记载的高适等人的里籍为“渤海人”,这地方没有疑义,说的是渤海县,而不是所谓“渤海郡”,因为其他人标注的也都是“县”。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唐朝进士高适、高沐、高元裕、万珰、李愚,五代后汉进士刘蟠,北宋进士刘锴、状元胡旦等人的里籍所在地,应该在今滨州市滨城区的里则、杜店、滨城镇往东,直至今东营市境内的龙居、史口、董集、胜坨、盐窝、汀罗一线。按照目前的行政区域划分,应该在今滨州市滨城区,东营市东营区、垦利区、利津县范围内。

新闻推荐

夯实基层基础 引领创新发展东营市公安机关基层基础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class="group1"target="_blank">"class="group1"target="_blank">"class="group1"target="_blank">"class="group1"target="_blank">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把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战作为...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东营进士评传(6))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