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垦利新闻 > 正文

因车祸造成肢体残疾 总想做点事回报社会清洁工人签订遗体捐献书

来源:黄河口晚刊 2016-07-26 12:1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7月22日,在东营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见证下,东营区六户镇武王村村民张小合签订了遗体(角膜)及器官捐献登记表,志愿在生命结束后无偿捐献出自己的遗体、角膜和器官。张小合是一名残疾人,也是一名清洁工人。

“我自愿逝世后将遗体(角膜)无偿捐献给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使用,为祖国医学事业发展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7月22日上午,在东营区六户镇的便民服务大厅里,43岁的张小合郑重签下了遗体(角膜)捐献书、人体器官捐献书。张小合的二哥张新旺是他的见证人兼委托执行人,照张小合的意思,他将在去世后将身体所能用的部分全部捐出来,届时将由二哥帮他通知东营区红十字会。

当天,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张小合本人。他本身是一名残疾人,初中文凭,在2003年的一场车祸中留下了肢体残疾二级。由于身体无法承担重活,在六户镇政府、六户镇残联的帮助下,他在垦利县胜坨镇一家工厂做清洁工,已经干了十年,足够养家了。他告诉记者:“我这个人不愿意亏欠别人,总想着能做点事回报社会,所以想登记成为遗体、角膜、器官捐献者,到时候能帮一个人就帮一个人。”

据东营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张小合是东营区第15位签订遗体(角膜)捐献书的志愿者。根据东营市红十字会统计的数据,此前,东营市遗体捐献志愿者已有90人、角膜捐献志愿者104人、器官捐献志愿者77人。

(记者 李晓琳 市民记者 张洪波) 

新闻推荐

没有异味、蚊蝇少见,农村旱厕改造成效初显百姓不花钱就用上干净厕所

本报讯在农村,那种一家一户、两块砖一个坑的厕所随处可见。而随着东营市旱厕改造的逐步推广,这一现状正在逐渐改变。“厕所改造后,真是一点味儿都没有了!”7月29日,记者走进垦利县郝家镇后岳村村...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孝星上年画2010-01-25 19:53
猜你喜欢:
评论:(因车祸造成肢体残疾 总想做点事回报社会清洁工人签订遗体捐献书)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