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进出难、庄稼浇地难得到了快速解决,企业审批难、融资难得到了切实帮助,市民看病难、停车难得到了有效缓解……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反对“四风”问题,积极服务人民群众,倾力接地气、树正气、聚民气,走进群众心田里,做到群众心坎上,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效果。
◆接地气
把“意见箱”搬到田间地头
“现在农民办理小额贷款,银行要求有两名公职人员担保才行,我们普通老百姓上哪儿去找?没贷款,想搞点产业都没门儿。”3月5日,东营区史口镇大宋村村民张水仙,在家门口遇到了到村调研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士合,便把自己的难处说了出来,很快她的贷款就顺利办了下来。
为了接地气,市委、市政府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敞开大门、深入基层,采取召开座谈会、调研走访、市长公开电话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入广泛征求意见,确保把群众的真实想法、看法和意愿摸清摸透、查实找准。
从活动开始至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士合用于参加活动、指导活动的时间接近一半;专门拿出3天时间,逐一到各县区进行专题调研指导;主持召开了老干部座谈会、民情恳谈会、下派干部座谈会等8个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带头建立活动联系点,先后到牛庄镇、史口镇、凤凰城街道、方圆集团等听取意见和建议。
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多次召开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专门召开意见建议整改落实会议;深入联系点胜坨镇农村一线问计问需问策,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其他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也拿出主要精力用在活动上,不分心、不走神,积极主动地深入基层征求意见、服务群众。截至目前,市委常委会召开座谈会69场次,广泛征求意见,梳理出意见建议8大类、347项。
◆树正气
为“四风”问题戴上“紧箍咒”
“办事效率提高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更好了,机关作风明显好转,这对我们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效益\’。”4月23日,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正在办理工商业务的私营企业主陈瑞深有感触地说。
作风问题事关民心所向,整治“四风”必须“零容忍”。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庸懒散”、私设“小金库”、违规公款吃喝、多占办公用房和滥建楼堂馆所、超编制和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全市调查处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起,处理人员3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人;查处“庸懒散”典型问题48起、问责69人;市级党政机关腾退办公用房2.75万平方米;市直行政单位压缩编制5%,事业单位压缩编制6%;关停在公共场所违规设置的会所2处。
同时,为了反对“四风”、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见》、《关于切实改进文风会风的规定》、《东营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东营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办法》、《关于做好市级领导外事工作的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县处级以下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的实施意见》、《东营市市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工作人员到企业内部食堂会所就餐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公务活动进行了全面规范。
◆聚民气
为民办事心贴心实打实
“以前这个市场脏乱差,现在好了,干净卫生、买卖有序,市场门口的交通也不那么堵了。”5月5日,正在金水农贸市场买菜的市民王兰英告诉记者,居住生活环境逐步改善让她心情舒畅。
活动中,市委、市政府坚持服务群众“零距离”,向社会公示了第一批10个整改事项,第二批14个整改事项即将公示,市委各常委、副市长牵头抓好整改;同时,将17项涉及群众利益的具体事项,直接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督促抓好整改。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小事彰显大情怀,以实干赢得了民心。
作为今年民心工程的重头戏,“三大专项行动”正有序开展,让城乡居民切身感受到了实惠。开展城市公共安全提升年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共确定重点任务120项,实施重点项目102个,目前已开工建设63个、完工6个;开展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年行动,确定实施水气污染治理项目119个,目前已开工65个、完工4个,关停取缔“土小”污染企业32家;开展乡村文明建设提升年行动,已整治骨干路域630公里,388个村完成清理任务。
新闻推荐
胜坨镇党政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申长友出席并讲话 李伟到会指导
本报讯7月28日至29日,胜坨镇党政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民主团结,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