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善说,让原本普普通通的草编发展成一种艺术,是他一生都在追求的梦想。然而,在追梦的路上,这个出身贫寒的农村汉子却一直对妻子备感亏欠。当一个人的奋斗史,因为有爱的陪伴而不再艰涩难耐,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幸福的。张奎善和刘立珍,风雨同路十几载,一个日夜苦心钻研草编技艺,另一个起早贪黑为生计劳累奔波。两个有故事的人,以爱的名义让我们为之感动。
1.以草编为媒的爱恋
今年44岁的张奎善比刘立珍大五岁,听他们聊起自己的爱情故事,似乎一切都与草编有着割舍不掉的情缘。1995年,张奎善在一家实业开发公司做民间贝壳和草编艺术指导员,那时他已经是几个学徒工的师傅。已经28岁的他想得最多的就是怎样才能把草编发展成一种观赏性的艺术,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很少在意。很偶然地一次机会,听到几个徒弟在谈论即将来做学徒工的刘立珍,心里就对这个未曾谋面的人产生好感,便暗自期待着她的到来。“虽然还没见过她,但听别人说她有文化又孝顺父母,觉得她人很好。”张奎善回想着与刘立珍第一次见面的场景,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时隔多年还记忆犹新,“她人很讲究,化着淡淡的妆,当时就觉得她是我要找的那个人。”说到这,张奎善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因为喜欢草编,刘立珍在高中毕业后经同学介绍到公司做学徒工,“虽然自己的手艺不行,但一看到张老师的作品,我就特稀罕!”在刘立珍的印象里,她对张奎善的好感全都源于他高超的草编技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必定有一颗无微不至的心。”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张奎善对这个迟来的“爱徒”表现出略有侧重的“厚爱”。几个徒弟中,刘立珍学得慢,编出来的作品很粗糙,而张奎善总是手把手地教,鼓励她继续努力;当刘立珍因为心情不好,想自己一个人到处走走时,张奎善总是远远地跟在后面保护着她;轮到刘立珍做值日了,张奎善总是抢着帮她干活、提水、做饭……张奎善的心思被刘立珍看得一清二楚,“虽然我心里也觉得他挺不错的,但我就是不挑明,当时心里可美了!”
可没过多久,周围的同伴都起哄说“张老师喜欢刘立珍”。原来,不能说的“暗恋”却成了公开的秘密,“我们俩就跟公认的情侣似的,老张还说是顺水推舟呢。”刘立珍想起年轻时恋爱的青涩,心里还是满满的幸福。
2.命运最珍贵的眷顾
用“命途多舛”来形容张奎善的人生一点都不为过。1967年,张奎善出生在一个极度贫困的农村家庭,母亲双目失明,父亲靠编筐编篓维持生计。他对童年的记忆,要么跟着母亲到处讨饭,要么跟着父亲编筐编篓。
“从我记事起,我爹娘就抱着我要饭。唉,我娘啊……”提到自己的老母亲,张奎善昂起了头,泪水顺着脸颊流下。“不敢提他爹娘,每次提起来都哭。”刘立珍边安慰张奎善边说,“打小就受穷受苦,很不容易啊!”
说起第一次去张奎善的家,刘立珍说了这样一句话,“竟然还有穷到这种地步的人家啊!”因为是非农业户口,刘立珍家境比较富足,自小娇生惯养。“我小时候要吃的有吃的,要喝的有喝的,还真没受过苦。”看着琼瑶小说里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场景,她对爱情也充满了别样的憧憬。可是,见到张奎善家里穷困潦倒的现状,刘立珍除了同情别无其他。“家里人嘱咐我,找对象一定要找门当户对的,可那时候就是一根筋,觉得只要有爱情,别的什么都不重要!”谈婚论嫁时,来自家里人的反对声让刘立珍觉得厌烦。这个一门心思的“傻女人”,最终还是嫁给了张奎善,只是她没有预料到未来需要她付出的代价到底有多大。“当时就觉得只要两个人踏实肯干,还能过不上好日子?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苦,这么多年不也过来了!”
结婚没用婆家一分钱,也没照过一张结婚照,所有里里外外的事都是刘立珍的父母在张罗。谈起这所有的一切,张奎善的脸上写满了愧疚,“人家这么好的人跟着我受苦,我何德何能啊!”虽然命运有不公之处,但在张奎善的心里,“命运待我不薄,给了我手艺,还给了我一个好妻子,我真的知足了。”
3.追梦的路上不孤独
走进张奎善家的小院,并不宽敞的院落里堆着各种草和庄稼秸秆。简陋的居室里,除了一台彩电和一台电脑外,更多地摆放着草编要用的原材料。
只上过三年学的张奎善辍学后就跟着父亲学草编,看着父亲将那些普通的“草”变成了筐、篮、碗床、鸟笼和灯笼等小玩意儿,他慢慢喜欢上了这个手艺。他都铭记着父亲临终前的那句嘱托,“这个草编能做个大事啊!”直到现在,他依然梦想着要把黄河口草编发展成一种艺术,他依然在努力。
在他刚成立的草编工作室里,摆满了他几年来的获奖证书,但这每一个证书背后都有一份张奎善近似疯狂的执着。他凭借着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技艺,在继承传统草编烤制技艺“火燠”的基础上,研发立体型草编作品。一根秸秆在他手中“一烧、一弯、一折、一绕”,经过无数个工序,没有美术功底的他经过一次次的实验,凭着执着和韧劲,终于塑造出了栩栩如生的作品。“每一个证书发下来,我都会告诉自己这已成为过去,我还需要继续钻研,继续努力。”这一切让张奎善觉得,梦想在向他靠近。
可是,梦想近了,而生活却更加难了。“他花好几个月编出一个作品,还不舍得卖,家里人还得吃饭啊!”为了让张奎善专心的研究草编,刘立珍把家人的生计问题担在自己肩上。她起早贪黑地卖凉皮、馄饨等各种小吃,风里来雨里去,从未喊过累。“我不让他觉得对不起我,这都是应该的。有很多人也曾劝我,让他干点别的,可我不想他这辈子有遗憾,我们只要坚持,一定会慢慢走下去。”
在追梦的路上,张奎善并不孤单。(记者 蔡文龙)
记者手记
“爱是你我,用心交织的生活;爱是你和我,在患难之中不变的承诺。”一首歌,唱出了爱情的真谛。
他和她,两个人携手走在追梦的路上,没有过多的言辞修饰,没有过多的情感表达,只有生活中那些默默传递的温情。在他们身上,爱情不需要任何借口,也不需要任何虚假,平平淡淡的活着,为了一个不平淡的梦。
这足以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活再苦,因为有爱,也会有未来。(蔡文龙)
新闻推荐
前几天,我在《黄河口晚刊》上读了一篇名为《摇身一变,温暖无限》的文章,文中说,前几天路过东营的护城河,忽然发现原来立在岸边的警示牌都变了模样。以前写的是“水深危险,请勿游泳”,现在改成了:“水深危...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