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苟守庆,1969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垦利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2005年1月散文《又起秋风》获全国征文一等奖,2006年9月出版专著《魔法记忆一日一课》,2007年11月课题研究“高中语文教学全程改革研究与实验”获省教学成果奖;从大学开始研究“红楼梦”,见解客观、独到,语言通俗、幽默,被网民誉为“红楼梦白话翻译第一人”。
1.谈创作缘由:普通读者更需《白话红楼梦》
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苟守庆老师,对红学一直有浓厚的兴趣。早在上大学期间,他就阅读过多个版本的《红楼梦》,并对《红楼梦》有深刻的理解,他大学毕业论文的内容就是《红楼梦》。在语文教学中,苟守庆看到学生都喜欢红楼梦却对其不理解。在中学课本中,有红楼梦选段,在高中还有《红楼梦选读》的选修课,但学生读不懂。主要是因为对古文化背景不熟悉,古诗文理解上有难度,对古白话和北方方言理解有困难。
苟守庆发现,很多人喜欢红楼梦,但读了十几回以后就读不下去了。据他调查,去学校图书馆借阅原著《红楼梦》第一卷的人很多,而借阅第二、第三卷的却寥寥无几。苟守庆发现研究红楼梦的很多,但是大都是片段分析或是综合思考,没有全文的详细讲解和翻译,这成为人们对红楼梦敬而远之的一个原因。为了让学生和普通的读者读懂《红楼梦》,2007年6月份,带完高三毕业班的苟守庆老师开始了他的《白话全本红楼梦》创作。
2.谈自己的运气:被新浪网连载,同类书中点击率第一
苟守庆说,刚开始翻译的时候,只想写个《红楼梦》的压缩版,用比较简洁的文字把故事讲出来。翻译了前两章后,自己也陷入了困惑,想压缩小说,就必须删东西,一删,文章就衔接不上了。越往后写,苟守庆越发现这部小说是不能删的,一旦把有的段落或情节删掉,就会影响表达,很可能会成为干巴巴的故事梗概,其原著的文学性没有了,人物也就不会有血有肉。“有一次宝钗到宝玉那里,床上放着一把拂尘。”苟守庆准备把这几句删掉,却发现,后边黛玉提到了这件事。苟守庆刚开始写时,感觉前面的神话很可笑,再加上为了使故事讲得轻松些,就用了一些很随便的话,有些与整部小说的感情色彩不太协调。这两个问题,后来苟守庆都改了,他适时调整了思路,将原版红楼梦,鲜活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喜欢在新浪网文化读书频道读书的苟守庆,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作品陆续发到了网上。没想到,跟帖的读者特别多,并给他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有的网友指出,“在翻译的时候,解说是可以的,但不能太武断。”后来,苟守庆把许多解说改成了商量的口吻,或者提供剧中解说或者答案,让读者去思考、去选择。苟守庆说:“我的‘企图\’:保留原貌,力求通俗,让每个人都拥有享受《红楼梦》的权利。《红楼梦》很伟大,但现在多数人没法读完它,因为它的很多句子、词语对现代人来说很难理解。无论对作者还是对读者来说,这都是一大憾事。于是,我就想弄一个白话版的《红楼梦》,既能保留原貌,又人人能懂。”
苟守庆是一名语文教师,他的创作大都在节假日里完成的。在创作过程中,他阅读了大量红学专家的作品,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他在创作中不盲从专家,不固执己见,追求“白而不俗,雅而不难”的风格,以白话的形式翻译,适当加入解读,句句有翻译,字字有落实,不放过任何疑点与难点。灵活生动的翻译、幽默风趣的语言、细致明白的讲解、透彻深刻的思考,让人如醍醐灌顶,轻松跃入红楼梦境,体验红楼魅力。其作品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好评,在同类书中点击率位居第一。
3.谈起出书很意外:作品被出版社看好,今年9月正式出版
一个偶然的机会,苟守庆收到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王宁波的信息,他创作的白话红楼梦被该出版社看好。苟守庆说:“王宁波是位年轻的编辑,他读了自己的文章后感觉非常受益,也看好白话红楼梦的市场。”这部由苟守庆于2007年6月开始动笔,2010年6月完成的《白话全本红楼梦》于2010年9月1日首次出版。出版社向苟守庆按印刷量支付稿酬。
《白话全本红楼梦》出版后,受到红学专家的好评。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本完整白话翻译版《红楼梦》,以“大白话红楼梦”为题在新浪读书连载,点击率列同类图书第一。苟守庆老师及作品也先后被山东电视台影视频道、中国网、新闻出版网、北京晚报做过采访报道。正如网友馨风盈袖说:“该书在解读原著的同时,加入了对原著人物、事件的理解和观点,使金陵十二钗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大观园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是一本《红楼梦》原著的通俗本,为寻常百姓理解《红楼梦》提供了一条便捷之路。” (记者 李琳)
新闻推荐
家长姓名:刘金环孩子姓名:崔艺珂年龄:6岁学校:垦利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大一班祝福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健康幸福!...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