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西 今日通渭 今日陇西 今日漳县 今日渭源 今日岷县 今日临洮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今日漳县 > 正文

木寨岭上一家人 记坚守木寨岭的民航海拔最高“ 雷达兵”

来源:甘肃工人报 2019-09-02 09:07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一版)2017年3月,木寨岭遭遇百年一遇的强降雪,大雪一连下了三天三夜,雷达站院里的积雪高达1米多,有的地方雪可没人,下山上山的道路全部阻断。这也是值班员周浩和王孝平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雪。温度下降,供电压力加大,设备运行风险高,无法正常交接班,食物供给跟不上……一系列问题接连而来。周浩和王孝平一边向上级反映雷达站受灾情况,一边加强巡视、消除积雪、确保供电正常、保证设备安全运转、线路畅通。

而此时,周浩刚结婚不久,他的妻子正在孕期反应中,家中只有年迈的父母陪伴,无法正常下山的他只能通过电话向家里人报个平安。当他在电话里听到妻子哽咽的声音时,心潮翻滚,热泪盈眶。但他转念一想,雷达站是空中调度的眼睛,空中无数架次飞机上成千上万名旅客的安全都系于雷达站,只有确保雷达站的安全,才能确保飞机和旅客的安全,才能保证成千上万家庭的幸福,这是“雷达兵”的使命神圣。挂断电话,他又投入到了雷达站除雪防灾保安全的工作中。

以雪为号,以雷达站安全为令。此时正在休息的其他人员,也纷纷了解雷达站的情况,从四面八方向雷达站靠拢。在兰州处理事务的雷达站负责人刘庆龙,刚把准备做手术的父亲安排到医院,就匆匆往回返,没有班车他只能高价雇了辆私家车连夜出发,并在大雪封山第五天早上和王建平在山下会合,俩人扛着在沿途购买的食物徒步踏雪向雷达站跋涉。此时上山的路全部被积雪覆盖,他们凭着经验和感觉相扶着一步一步向前摸索,有好几次踩空掉到了雪窟窿里,但他们没有退缩,他们最关心的是雷达站和站上同志们的安全。他们用了6个多小时,摔了无数跤,才爬完6公里多的山路,他们的衣裤早已被雪水和汗水浸透了,其间稍有不慎都有滚下山的危险。看到踉踉跄跄的刘庆龙和王建平,周浩和王孝平立刻迎了上去,四人相拥而泣。

后来,雷达站的其他人员和赶来的救援队也陆续上山,清除积雪,打通了上山的道路。经过这一次雪灾之后,他们7个人的感情更深了,彼此间更像是一家人一样。而像这样的险情在木寨岭雷达站几乎司空见惯。

2017年11月13日早9:45,漳县高压柜出现跳闸,高压环网柜出现异常,变压器某相电缆接头被击穿。台站人员及时联系兰州供电室,在供电室的帮助下,在最短时间内将设备抢修完成,恢复供电。

2018年5月,木寨岭雷达站防雷检测未达到标准,对台站防雷设施进行整改。面对难以开挖的木寨岭石头山体,台站人员克服服各种困难及时抢修。

2018年冬季木寨岭整个冬天连续降雪,山路被积雪所封,台站人员连续两月徒步上山交接班。

2019年3月19日下午18时52分,木寨岭雷达站风雪雷电交加,岷县电高压环网进线柜端着火,台站人员沉着冷静面对突发事件,及时将火扑灭,并用油机带载,保障了设备正常供电。次日供电室人员马不停蹄奔赴台站,徒步携带设备上台抢修高压环网柜,并在当天恢复台站市电正常供电。

对家庭和亲人亏欠最多

在一次次险情面前,雷达站的7个人没有一个不冲在前面的。他们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处理事故措施到位,一次次化解了危机,保障了航运安全。在他们无畏奉献的背后,却是对家庭和亲人的无限亏欠。

2013年7月22日上午7时45分,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了6.6级地震,而雷达站正好靠近震中。当天早上,杨想文和王建平跟平常一样准备巡查设备,地震突然发生了,“当时宿舍门都打不开,好不容易打开门,跑到院子里,就看见天线摇晃的很厉害,墙上的瓷砖一片一片往下掉,强烈的地震将供电线路损坏了。”杨想文和王建平见状,立即启动柴油机发电,在保障正常供电的同时,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给兰州空管中心打电话汇报情况,“供电正常,所有设备运行正常,请空管中心放心。”一句报平安的话语,让空管中心领导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我们家里坍塌了也顾不上回去,心里特别着急,但我知道我的职责,就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必须守着雷达站,确保正常运行。”王建平的家在这次地震中也受灾严重。

同年8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九点多,木寨岭山区突下暴雨,正在值班的杨想文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妻子告诉他,村里遭了洪水,一下子卷走了8个人,他们家里也浸满了水。“当时水就快淹没到炕上了。”杨想文一边比划一边告诉记者:“我在站上,实在走不开,只好给邻居打电话,让他们帮忙排水,心口就如同扎了把刀子一样难受,但是我得坚守岗位。”谈起此事,杨想文满是愧疚。

雷达站远离都市,远离人烟,生活单调,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特别是在慢慢长夜里,难免使人心生惆怅。何海龙到雷达站工作那一年,孩子刚出生不久,每到夜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的父亲为了能让他安心工作,提前退休照顾家里的生活,为他解除后顾之忧。而在他值班期间,家里的许多状况也瞒着他,直到他换休回到家里才知道。

2018年10月,他母亲患病需要到兰州住院手术,此时正值木寨岭风雪来临,家里人只好隐瞒实情,告诉他“一切安好”,让他安心工作。最后等到他下山后才陪母亲去兰州做了手术,母亲出院后第三天,他又被家里人赶着去上班了。

同事们知道后,主动提出给他替班,让他回家照顾母亲,但是他婉言拒绝了。“大家都很辛苦,不能因为我耽误大家的休息。”何海龙说,正是有了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才使他更加坚定了立足岗位奉献民航空管事业的决心和斗志。为了不辜负亲人们的期盼,他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多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

今年28岁的王斌是木寨岭雷达站年龄最小的一员,但干起活来从不示弱。看惯了木寨岭的风花雪月,他的生活早已与都市的灯红酒绿格格不入,每次下山,朋友们的盛情相约总让他十分为难,久而久之似乎显得另类。而最让他父母着急的就是他的婚姻大事。他则坚持的择偶标准是能习惯聚少离多的生活,支持他继续留在雷达站工作。世间自有真情在,在采访中王斌告诉记者,他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婚期也确定了。雷达站的同事们都由衷地向他表示祝福。

记者在采访中观察到,由于干旱、缺氧、紫外线强,他们个个脸鬓焦黑、嘴唇发紫,其貌与同龄人相比普遍显得比较成熟。就是这么一群人,他们为了心中的民航报国梦,舍小家保航路。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2016年兰州机场进入了千万级机场行列,今年以来,甘肃分局塔台保障架次较去年同比增长多次超过40%,近日保障架次更是频繁超过50%。

新闻推荐

奋战50天 实现双提升 漳县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

本报记者丁陆军通讯员闫宝明号角聚军心,战鼓催征程。8月15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调研漳...

漳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木寨岭上一家人 记坚守木寨岭的民航海拔最高“ 雷达兵”)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