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西 今日通渭 今日陇西 今日漳县 今日渭源 今日岷县 今日临洮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今日渭源 > 正文

请把善良传递下去

来源:定西日报 2020-03-10 07:14   https://www.yybnet.net/

□王宏彦

除夕之夜

连续下了两天大雪,山川洁白。千山鸟飞绝,万树梨花开。

这种景色要是在往年,那是相当鼓舞人心的,冬干湿年,瑞雪兆丰年。但是今年似乎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无法搬走。

在本应该欢乐的大年夜里,人们被一个又一个有关病魔肆虐的消息压抑着,有点喘不过气来。

据说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比非典病毒更强大的病毒,会以各种形式传播。

央视报道了武汉封城的消息。要封闭一个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没有天大的灾祸是不可能的。

虽然我处于西北乡下小村庄,但还是禁不住打了一个冷战。这种透心的恐惧来自五百多万庞大的流动人口,来源于恰巧遇上的几亿人的春运高峰,来源于病毒携带者无知而又无畏的传播。

守岁的时候,在县中医院上班的侄孙女说全县的医护人员都取消了春节假期,全部上班。

电视上传来了全国各地医护人员在除夕夜驰援武汉的消息,空气似乎要凝结了。

我农村的家人们说虽然严重,但与我们没有多少关系,武汉那么远,风吹也吹不到我们这个山山洼洼沟沟壑壑的地方,或许就像当年的“非典”那样,空紧张一场。

我对我善良却不以为然的家人讲了一个故事。

三百多年前,欧洲爆发了黑死病,但是英伦半岛的西北部却幸免于难,为北部居民留下了一个生命的后花园,奇迹来自半岛南部的亚姆村。有一个商人将病带进村里,村民人心惶惶都想往北逃跑,牧师威廉却镇定地说,如果我们已经被感染,走到哪里都是死,还会把病毒传染给别人,不如我们封村,不再祸害他人。他带领村民在背面筑起一道石墙,派人把守,防止有人向北逃窜。最终全村344口人只有33人活了下来,牧师让染病的村民提前写下墓志铭,他给自己写的就是“请把善良传递下去”。如今三百多名村民都葬于亚姆村旁边,每一块石碑上都镌刻着他们催人泪下的充满正能量的墓志铭,而牧师的这句话刻在了村庄中央广场的纪念碑上,也成为全世界正直与善良的名言。三百多年来,亚姆村的故事鼓舞着人们在灾难面前不忘大义、传递善良,也吸引着全世界的人去悼念、去感恩,甚至吸引着年轻人专程去亚姆村举行婚礼。

请把善良传递下去!

正月初三

昨天市上领导检查县上防疫情况,今天早上就陆陆续续听到了许多消息。

譬如严禁串门,严禁扎堆聊天,严密排查外来人员,尤其是从湖北武汉来的各类人员。

譬如严禁湖北来的人员出门,村医一日几次对其测量体温等。村庄里有两位在武汉读书的大学生,腊月初就回来了,早过了隔离期,但是两个孩子从大局出发,居家不出门,而且每天汇报体温,让人放心又尊重。

譬如严禁走亲戚。

我弟弟问怎么这么严峻?话还没说完,他女儿的电话来了,说他们一家被挡在了漳河大桥旁边,村上的干部不让进村,怎么办?兄弟沉默了一会儿说那就回去吧,等疫情过去了再来。女婿说那就到桥头取礼物来,拜丈人的礼物不能返回家的。

在大桥边取礼物的侄子回来说,他姐姐抱着孩子哭着回去了。

是啊,都能看见娘家的大门了,却不让进村。特殊时期的特殊举动,是为了大众着想。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方能筑起防疫的铜墙铁壁。

封城堵路实属无奈之举,就如同亚姆村筑起石墙那样,阻断的是病毒蔓延之路,而不是人间真情,相反,堵路劝返正是一种人间大爱,它把健康和希望放到最大,牺牲暂时的亲情友情,为的就是更多人的美好明天。

下午我从手机上看到,村庄的大桥旁搭起了帐篷,值勤的是村干部和党员,还有防护严密的村医在盘查过往人员,给他们量体温、做登记,一面“共产党员先锋队”的旗帜高高飘扬。

大难当前,我们的国家就像一盘棋,上下一致,勠力同心。正是这种同舟共济的精神,才能让我们在历次大难中涉险过关,转危为安。

有党的正确领导,有科学家的刻苦攻坚,有白衣天使的精心护理,有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魔鬼瘟疫,迎来一个生机勃勃、百花烂漫、自由幸福的春天!

正月初六

按照惯例,今晚漳河沿岸各个村庄的社火都要出来了。

往年,正月初六一大早,心急的孩子们匆匆吃上几口肉菜,就会聚集在秧歌场上,早早地敲响了锣鼓。霎时间,整个河谷地带就会被欢快的锣鼓声淹没。到了晚上,村村锣鼓,庄庄又唱又跳,欢声笑语不断,年味儿也就更加浓厚了。

就在孩子们吃早餐的时候,村上的群里通知今年的社火暂停。

孩子们蔫了,排练了一个腊月的小媳妇小伙子蔫了,准备了许久的吹拉弹唱哑火了。

小侄子拿着鼓槌转来转去,在大门框上敲敲,在柴火堆上敲敲。我说去找小伙伴到文化广场敲鼓呀,为啥乱敲着,别把门敲坏了。他无可奈何地说村上不让去,家长也不让去,怕传染病。

看着委屈且无奈的小侄子,我真是纠结。本该欢快的日子却让我们待在家里,就连小孩子也要被关在家里。感觉现在的孩子们也是听话,虽然不清楚“新冠肺炎”是啥,也不清楚它真正有多厉害,可是他们却非常听话,没有偷偷跑出去添麻烦。

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第一个没有社火秧歌的春节。

正月初十

央视13套新闻频道成了老百姓每天必看的频道。

人们打开电视只看疫情直播,关注着确诊感染人数、疑似感染人数、全国分布情况、甘肃的疫情、定西的疫情。

从最初几天全国的几百个到一千多个。

从一千多个到两千多个。

从两千多个到三千多个。

国家启动了一级响应。级别如同战争,让世人警醒!

陇西有了感染患者,渭源有了感染患者,通渭有了感染患者。

村道上的巡逻车来回走动,驱赶在路边三三两两聊天的人,高音喇叭循环播放着防控疫情的知识。

被封闭在家里的人情绪也极其不稳定。我二哥整天抱着手机看或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拍的五花八门的快手,弟弟一天熬无数次罐罐茶,侄子们在屋子、院子和通往街道的小巷道间徘徊,侄媳妇打开手机,在院子里扭起了秧歌……

晚上我一个人走在王家门村的大街上,一百多户人的村子里悄无声息,没有了锣鼓声,没有了唱秧歌的欢笑声,没有了春节喝酒猜拳的行令声,没有了车来车往的汽笛声,没有了小孩的追逐打闹声。路灯白晃晃地亮着,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匆匆跑回家,把电视声音调得很高,仿佛这样才能驱走心中的惶恐。

电视上正在播放火神山医院交付后转移患者的消息。火神山医院的建成将有缓和医院床位紧张的好处,但目前仍然不够,雷神山医院过几天也就要交付了。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疫苗仍然没有研制出来,让人度日如年,彻夜难眠。

心上的石头像泰山一样沉重!

元宵节

有好消息:连续三天全国新增确诊病例下降,新增疑似病例开始下降。钟南山院士的预测是正确的,希望明天看到的是继续下降的数字。

庙会取消了,人山人海的场面留在记忆中喧嚣。

大街上的秧歌队伍没有了,偶尔几个戴着口罩的人行色匆匆。

月亮似乎比往年更圆更大,却更苍白。

晚上,躺在床上,实难入眠,又拿起几年前看过的小说《岛》来,认真阅读。

小说讲述了佩特吉斯家族祖孙三代人对抗麻风病侵袭的故事。尤其是第三代女人、圣洁的玛利娅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她得了麻风病后,被遣送到了小岛上。这个小岛上生活着的全是得了麻风病被强制送来的男女老少,他们与世隔绝,自生自灭。玛利娅没有放弃求生的信念与希望,她一边鼓励居民,同时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他们在小岛上安居乐业,由绝望到充满希望,由痛苦到光明,一步步前行寻找,直到重回新生。“岛”就是悲凉生活中的希望,是污秽之地的鲜花,而浇灌、滋养这朵鲜花的,是温暖、博大的人性之美。

看完小说,天已熹微,笼罩于心头半个月的阴霾渐渐消散。

我知道,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严防死守,病毒就不会有可乘之机;只要我们把善良传递下去,人间就会充满正义和大爱;只要我们心存信念和希望,迟到的春天终会温暖花开。

我坚信,云开雾散一定会到来,而且不会遥远!

新闻推荐

不负好春光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崔银辉通讯员吴胜军正是春季备耕时节,渭源县上湾镇党委书记张会平在微信平台发出消息,号召全镇的党员...

渭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请把善良传递下去)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