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让村医赵惠虎工作有奔头
本报渭源讯(记者宜秀萍)“我现在每月收入能达到2000多元,在村里算中上水平,还有机会免费参加各类培训,比起我父亲和爷爷当村医那阵子可强多了。”村医赵惠虎说起现在的工作心满意足。
赵惠虎今年27岁,是渭源县莲峰镇选道村村医,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曾经是这个村的村医,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由于历史原因,村里一直没有修建卫生室,从爷爷那辈起,祖孙三代都只能在自己家里给村民看病。村里穷,村医的收入也很有限。爷爷和父亲当村医时,主要依靠开方、卖药、输液等维持,收入勉强糊口,一年忙到头,还比不上外出打工的村民。但村民对爷爷和父亲的信赖尊重令赵惠虎爱上了这行。2008年,赵惠虎从定西卫校毕业后,回到选道村,在父亲的带领下,正式开始了村医生涯。
此后的几年间,新一轮医改启动了,取消药品加成、药品集中采购、乡村一体化管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轮番上阵。经历了最初的困惑与不适之后,赵惠虎欣喜地发现,收入比以前增加了,而且有了保障。实行药物零差率销售后,国家每月补助200元;打防疫针、建健康档案、辅助开展妇女病筛查等公共卫生服务,每一项都有补贴,一年下来有6000来元;今年,省上又提高了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中医每人次6元,西医每人次5元,收取的诊疗费全部归村医所有,这笔收入每月下来也有1000多元。
更令他高兴的是,作为省卫生厅的联系村,去年,省卫生厅筹资9万元给村里建了标准化卫生室。新建的村卫生室亮亮堂堂,就在村委会旁边。村民看病方便了,赵惠虎也终于告别了祖孙三代在家里看病的历史。去年,他又到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免费接受了为期15天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学会了针灸、拔罐、蜡疗、刮痧等10多项技术。按照甘肃省的相关政策,用这些技术治病,村民不花一分钱,新农合全部报销。这样的好事村民自然欢迎,来卫生室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赵惠虎的手法、技术也越来越纯熟,工作越干越有奔头。
新闻推荐
“七彩丝带”志愿者乡村开展健康宣传“七彩丝带”志愿者乡村开展健康宣传本报兰州讯(记者沈丽莉)7月中旬,甘肃政法学院“七彩丝带”志愿服务队在渭源县新寨镇大坪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主题社会实践活...
渭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渭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