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安给记者介绍情况
“淤泥和熟土掺杂后,地很肥,这树苗马上就能卖了。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这2亩多树苗至少能卖1万多元。”6月底,渭源县农民张清明告诉记者,他的收入源于原本是废弃砂场变成的肥沃田地。
章安,就是让他致富的恩人。2006年,经审批章安在渭源县大路村开办大路砂场,进行河道开采、砂石料加工。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无法利用的砂石尾料,面积共达4万方。这些尾料不仅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也对渭河该流域的防洪、防汛工作造成了巨大隐患。章安请缨,承担这片废地的回填、治理工作。一年过去了,恢复效果明显,很多村民已经开始种植经济林赚钱了。
主动申请治理废弃砂场
2006年,经过渭源县相关部门的审批后,渭源民营企业家章安在大路村开办大路砂场,进行河道开采、砂石料加工,用于该县的各项生产和建设工程。大路砂石料厂厂区面积为10亩(约6600平方米)。在此过程中,砂场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无法利用的砂石尾料,日积月累,堆积如山,面积共达4万方,这不仅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也对渭河流域的防洪、防汛工作造成了巨大隐患。
大路砂场的采砂资源在两年前已经枯竭,没有了开采价值。按照生态恢复治理方案,处理废砂石的过程基本无利可图,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采砂场一旦资源枯竭,采砂者都是一走了之。作为土生土长的渭源人,章安却选择了承担这份自己给政府和村民造成的难题,自筹资金回填、治理,并创造条件还建耕地、植树种草,对砂场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性治理工作。
废弃砂场变肥沃田地
6月底,记者在渭源县采访看到,曾经满地砂砾的已废弃的大路砂场变成一块块肥沃的良田。田地里,村民们栽植的经济苗木长势喜人。
“说到底,还是要谢谢章老板,他要是拍屁股走人,我这块地肯定就撂荒了。”采访中,渭源县路园镇大路村大路砂场内,村民张清明站在自家的田埂上对记者说道。他脚边的农田里,今年春天栽植的杏树苗密密麻麻,已经长到了一尺多高。而张清明所说的“章老板”就是大路砂场的负责人章安。“一亩地每年给1000斤粮食,一共占了我们村的10多亩地。”张清明说,虽然砂场每年给的补偿比地里原来的收成要好得多,但当初占地时双方只有口头协议,大家最担心的还是以后怎么办?
2012年6月,大路砂场采砂审批手续到期,加上砂石资源枯竭,砂场停业。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章安以及大路村村民的面前:长期采砂致使砂场周边千疮百孔,土地无法使用,同时,采砂所产生的4万余方砂石尾料堆积在场区,对渭河该流域的防洪、防汛工作留下了隐患。按照有关规定,矿产资源开采必须遵循谁开采谁回填、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而现实情况是,很多砂场资源枯竭之后,采砂者一走了之,留下难以治理、恢复的沙坑。
“章老板走了,我们的地怎么办?”大路砂场停产后,村民们犯起了嘀咕。
“我也是渭源人,如果一走了之,良心肯定不安,我保证把土地完整地还给大家。”章安说到做到。他先后投资80万元,购买了一台大型粉碎机,对砂石尾料进行破碎处理。同时,还从省上聘请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的专家和专业团队,对这些尾料分门别类,进行恢复性治理,用于对采砂地区的回填、平复工作。
根据专家的建议,章安动用机械设备将原来洗砂产生的淤泥和熟土按比例掺杂,然后覆盖在回填平整好的土地上。
“地上覆盖的熟土和淤泥不得少于40厘米厚,这样的地,才能长出好庄稼。”2012年下半年,章安先后恢复场区砂坑5亩多地。盛夏的渭河两岸,五谷飘香,生机勃勃。记者来到时,章安正组织人员、机械回填沙坑。“再有一年时间,我就能把这里的土地全部复垦。”章安说,为了彻底消除砂石料场对渭河防洪、防汛的影响,他在全面清理砂石尾料的基础上,还将进行河道疏浚工作、增设引水渠,解决大路村农田灌溉难的问题。
章安说:“这一成功举动肯定了我们砂场在生态恢复方面的构想,并且使我对这一构想的继续完善充满了信心。我们想给子孙后代留一份财富,想给政府减少负担,做一名有良心的企业家。”
新闻推荐
作为知名太阳能品牌,桑乐一直心系社会,尤其在教育方面投入的热情更加突出。近日,桑乐太阳能对甘肃渭源县乔阳小学和静宁县程义小学进行了爱心捐助,给两校捐献教...
渭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渭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