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雨 通讯员王纲
李文平是渭源县小有名气的农民协会会长,管理着600多名会员和2000多亩育苗基地,是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省优秀青年,市、县人大代表。
1999年,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退耕还林还草的好政策使偏远山区如沐春风。正值青年的李文平敏锐地意识到,家乡峡口、崔家庄一带高寒阴湿、土壤肥沃,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的前景一定非常广阔。
说干就干,他承包了村里一片200多亩的荒山,并筹集了4000元,购买了落叶松、云杉等种子,在当地林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开始育苗。几个月后,第一批容器苗发芽了。出苗的时候,市场行情非常好,当年收入4万多元。从此,他的信心足了,干劲更加大了,并开始动员乡里乡亲搞苗木培育,他一边向大家传授技术,一边到河西、宁夏、青海等地考察市场。2002年,全村育苗户达到40多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
2003年,李文平牵头成立了渭源县锹峪林业种苗技术协会。2007年成立了由他任党支部书记的协会党支部。不久李文平当选为峡口村党支部书记。
峡口村基础设施滞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为了彻底改变贫困面貌,上任伊始,李文平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以“修路、育苗、发展旅游”为突破口,积极争取项目,修通了投资30多万元的峡口村山湾到山寨沟的道路和二社到香地的村道,修建了几座便民桥;修建了投资50多万元的村级文化广场和中心舞台。如今,峡口村道路畅通,村容整洁、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育苗是李文平的“当家宝”。他以“协会+基地+农户”和“支部+协会”的发展模式,将分散的育苗户联合起来。会员由起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680多户,涉及全县30多个村和周边市县。在李文平的带领下,现在协会每年出圃苗木5000多万株,会员户均种苗纯收入6000元,其中最高的年收入达到50多万元。培育品种包括云杉、油松、樟子松、山杏等10多种。近年来,他累计为贫困户和协会会员投放价值100多万元的各类苗木种子1吨、种苗80多万株。
为了协会和全村经济发展,他立足当地林业种苗资源,积极开发高品位、高价值、高效益的树种。经过5年的试验研究,李文平攻克了白桦育苗种植技术难点,解决了生根发芽、苗床管理等关键性技术,试验示范的2亩白桦苗32万株成功出圃,填补了甘肃省在白桦育苗上的空白。
2007年3月,李文平创办的“乡野香旅游山庄”在山清水秀的旅游景点天井峡网子场开业。这是一处集林业种苗产业开发、苗木产品展示、生态旅游观光和休闲避暑娱乐于一体的科普旅游型农家乐。目前,山庄按照修建规划,正在建设别墅区和垂钓区,为游客和商家提供一个商业交流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峡口村村民包伟谈到这几年的变化,高兴地说:“这些年,多亏李文平带我发展育苗。”从2007年开始,在李文平的帮助下,包伟在自家6亩承包地里栽了40万株云杉树苗,两年后收入9万多元。在李文平的带动下,峡口村及周围村已涌现出韩俊平、陈海龙、张双凤等600多户育苗户,这些农户大部分脱离了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
现在,峡口村的种苗已销往青海、宁夏、内蒙古、河南等地。青翠鲜嫩的小苗木不但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而且染绿了家乡的山头。在李文平的带领下,协会每年都无偿为家乡捐献苗木,已累计完成荒山造林630多亩。协会先后被评为甘肃省五十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定西市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定西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李文平也荣膺第四届甘肃百优青年农民、定西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定西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如今,峡口村在李文平的带领下,正在为打造全县乃至全市育苗专业村和生态旅游村而积极努力。
新闻推荐
渭源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渭源县路园镇大路村农民将辣椒装箱外运。近年来,路园镇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本报通讯员曹新杰...
渭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