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了,一直希望着,有朝一日,能够摆脱旅行社,解除工作压力,既环保、节约,又心无牵绊、悠闲惬意地旅游一次,该有多好。应该说,这样的要求不算过份,更谈不上是奢望,可对于像我这样被湮埋在八小时工作日里的公职人员而言,即使连这样简单的愿望,竟然好久也实现不了。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我和朋友决定找个近一点的景点,带上妻儿,以“穷游”方式,去放松一下。很快,大家将这个景点选在了百里之外的黄香沟。黄香沟我很早就听说过,位于甘肃渭源县境内。据说以前以盛产松香而得名,应该是一处有山有水、有草有花的地方。因为路途较远,平时人迹罕至,保留着原生态的山水,还没有被大规模开发,是游玩和休闲的好去处。我们选择了一个假日。一大早,收拾行装,自带了开水、面包、塑料布、御寒的衣物。一辆小车,五六个人,一大早出发。没有了导游的催促和讲解,从一开始,行程就显得从容、轻松了许多。沿途一汪清澈的溪流、几匹在山上悠闲吃草的牛羊、一棵长势古怪的松树,都能吸引我们。停一会儿车,下车品评一番,摆几个姿势,照几张相片。还没到景区呢,我们的心,竟然已经如此轻快,如此悠闲了。
到了,黄香沟到了。映入眼帘的,是一方开阔、平坦的草场。草场尽头,是树林,郁郁葱葱的,一直延伸到远方的高山。草场一侧,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湍急、清澈,像一群涌动的精灵,从大山深处,欢快地奔流而来。几座帐篷,搭建在草坪附近,看得出,这是提供食宿的地方。
一阵欢呼。我们下了车,先掬一捧河水,想洗一把脸。没想到,河水竟然这样清凉,触到脸面的瞬间,让大伙儿忍不住打了个寒噤,不禁喊出声来:“真凉啊!”帐篷前站着一位汉子,笑着说,这水是从深山流出的,当然凉了。
沿着河流往山上走,除了高耸的松树,便是有两人高、叫不上名的小树,遍布山野,树上结着一种黄花,小小的,嫩嫩的,远远望去,漫山遍野全是这种黄色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黄香沟除了盛产松香之外,是不是还与此有关,我们不得而知。最喜欢的是大家在草场上,坐着,看脚下绿草如毯,柔韧舒适。或者躺着,仰视白云朵朵,如雾漂浮。有人提议,爬上眼前最高的那座山峰,运气好的话,也许能采摘到蕨菜呢。
看着他们兴冲冲跑去爬山,我依旧静静地躺在松软、洁净的草场上,虽然耳边充满了水流和鸟鸣,可心里却觉得,这里静谧至极,静到似乎能够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尽情回忆过去,憧憬未来。只有这样与自然紧密相融,阳光才如此妩媚,空气才如此清爽,天地变得无比纯净、无比和谐。不知过了多久,爬山的人回来了,手里还真拿着好大一捆蕨菜。看来,这里藏着很多我们平时想吃却又吃不到的山珍野味呢。
渴了,喝自己带来的开水。饿了,咬几口面包,或者去帐篷里点几样素菜,大多是蕨菜、苜蓿、灰条之类的野菜,最后再来一碗面片,足矣。吃饱了、喝足了,又或爬山、或过河、或在草场坐着、躺着、聊天、拍照、玩扑克。直到夕阳西下,才吆喝着,起身,又互相监督着,将散落在草场的废纸、塑料袋,全部收拾干净返回。
一路上,心里充满渴望地琢磨着:下一次假日,去哪里“穷游”呢?
新闻推荐
张发俭汉族,1969年生于甘肃省渭源县,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供职于金昌市文化馆、金昌画院画家,曾就读于中国美协首届中国画创作高研班,中国美协中国画创作室画家,现就读于水墨家园陈钰铭三年创作研修...
渭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