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12月20日上午,41岁的侯女士刚刚从定西市人民医院开出了恩替卡韦胶囊,这种药每粒0.27元,而就在前一天,该药每粒价格还为9元钱。这是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和使用试点扩围后开出的全省第一盒集采药品,降幅达到96%,侯女士成为了全省第一个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的患者,这也标志着“4+7带量采购”扩围政策在定西正式落地。
通讯员马真金
“买药花的钱,不到之前的百分之三,我明显感到经济负担轻了很多!”12月20日上午八时许,和往常一样,41岁的侯女士从定西市人民医院开到了抗乙肝病毒药恩替卡韦胶囊,但这次她惊喜地发现,这种药现在大幅度降价了,以前每粒9元钱,而现在每粒仅仅0.27元,一盒药才7.69元。之前一粒药比现在一盒的价格还贵!
侯女士2017年8月被诊断为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最初,侯女士每天服用一粒恩替卡韦胶囊,一个月药费270元,一年下来药费将近3300元,现在药价大幅下降了,全年药费总共才98元。这种抗病毒药需要终身服用,药价大幅下降对于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来说能减轻不小的负担。这是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和使用试点扩围后开出的全省第一盒集采药品,侯女士成为了全省第一个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的患者,这也标志着“4+7带量采购”扩围政策在定西正式落地。
什么是“4+7带量采购”
侯女士体会到药费“悬崖式”的下降,得益于一项被简称为“4+7带量采购”的新政,这个新政策是中国医改宏图中的一项,它的目标是让部分原本价格昂贵又关系重大疾病治疗的药品以及临床用量非常大的一些药品,价格降下来。
与近些年各省采取的以省为单位的集中招标采购方式不同,“带量采购”其实就是政府出面的药品“超级团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要求药品生产企业降低价格换取销量。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明确了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确定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即4+7个城市)进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11个城市的集中采购新政,后来被简称为“4+7带量采购”。
“4+7带量采购”首批25个中选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52%,最高降幅94%。包括22款通过国家一致性评价的国产仿制药和3款原研药,侯女士服用的恩替卡韦胶囊,就是通过国家一致性评价的国产仿制药。2019年4月1日,“4+7带量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11个城市全面落地实施,经过监测和评估,试点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随之,国务院常务会先后3次对试点扩围工作作出部署,决定将试点扩围列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要求“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加快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试点扩面”。2019年9月30日,为进一步扩大改革效应,让改革成果惠及全国人民,由最初的11个试点城市向在全国范围内推广“4+7带量采购”模式,甘肃省的带量采购工作随之快速推进。按照省医保局通知,2019年12月20日起甘肃省开始执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原采购的中选品种库存可消化至2020年1月31日,同品规非中选药品其库存可自行消化。
此次扩围的联盟地区25个中选药品中,中选价格与2018年同品种最低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9%,最高降幅96%。
根据“4+7带量采购”模式推进不同情况,2019年1月,国务院的相关细则文件中,将每家医院采购量规定为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70%,剩余用量,则各公立医院仍可自主选择。60%-70%的基数,是2018年公立医院用药量的总数。
带量采购能省多少买药钱?
首批带量采购中选药涵盖肿瘤、乙肝、高血压、精神障碍等重大疾病,广大患者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获得了质优价廉的药品,医疗费用显著下降。
一项政策往往能影响个体生命,尤其是在贫困地区。
2018年8月,来自定西市通渭县70岁的冯大爷因咳嗽胸痛去医院检查,定西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医生为冯大爷做了穿刺检查,最终冯大爷被确诊为晚期肺腺癌,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肿瘤医生建议冯大爷接受靶向治疗。
冯大爷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当时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每片价格228元,这种药需要每天坚持服用1粒,1个月的治疗费用6840元,一年下来8万3千多元,医保报销和医疗保险结算后还要自费承担4万多元,这对于冯大爷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难以承受。为了节省费用,冯大爷吃药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往往吃一顿,漏一顿。最近,冯大爷疾病进展,病灶增大,悲观的情绪笼罩了全家。
冯大爷撑到今年12月,一天,他接到医生电话,告诉他靶向抗癌药降价了,一个月医保结算后每月只需要自付500多元。接到消息,冯大爷重新回到医院,开始足量服用吉非替尼。
冯大爷的家人并不清楚抗癌药的降价和一个被称为“4+7带量采购”的政策有关,他们只知道,这种抗癌药现在只需要45元一粒,每月费用降至1350元,家里能承担的起了,只要用上这种抗癌药,晚期肺腺癌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据了解,定西市人民医院首批25种中选药品约定采购量,每年将可为医保基金和患者减少药费支出约600万元,若使用超出约定采购量,减少的药费会更多。据不完全统计,治疗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的特效药恩替卡韦胶囊,2019年在定西市人民医院销售22万粒,如患者全部使用“4+7”中选药,仅恩替卡韦胶囊每年就能减少药费200万元。
定西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孙筠介绍说:“定西市医保局积极推动“4+7带量采购”这一惠民政策年内落地见效,让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质优价廉的药品,让改革惠及更多群众。定西市公立医疗机构执行首批4+7中选药,据测算,每年将节省医保基金800万元,同时为患者减少药费负担600万元。”
12月26日,甘肃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谢景华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甘肃省通过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让质优价廉的中选药品惠及更多群众。此次联盟地区25个中选药品中,中选价格与2018年同品种最低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9%,最高降幅96%。预计甘肃省25种药品采购总费用将从4亿多元降至1亿元左右”。
中选药品的大幅降价,同时加速撬动了市场上非中选的同类药品降价。例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格列卫),通过集中采购,中选企业江苏豪森药业的价格为每盒623.82元,价格比之前降了一半多。中选药品的价格“跳水”,也使得瑞士诺华的原研药价格降低了约30%。与此同时,正大天晴、齐鲁制药等多家国内药企的仿制药也应声调价。
药价这么便宜,质量有保障吗?
简单地说,带量采购可以理解为大型“团购”,明确采购量,低价者中选,而国家推动的带量采购,是以拿出60%~70%的市场份额给中选企业,其他企业只能分享剩余30%~40%的份额换取的超级“团购价”,超低的药价以超大的市场为前提,起到以量换价的作用,降低采购药品的价格。
从中选药企来说,调整了营销策略,改变了过去以销售代表推广为主的营销模式,从人力成本上缩减了相关费用。
和以往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不同,本次“4+7”集中采购试点是在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取得明显进展,部分仿制药达到和原研药质量疗效一致水平的基础上开展的。也就是说,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才有资格与原研药进入下一步的价格竞争,药品质量是有保障的。
为确保一致性评价不是“一次性”评价,中选后药品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加强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让患者吃上“放心药”。
为了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患者尽快使用上质优价廉的中选药品,国家卫健委近日提出了多项新举措,这些举措包括: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中选药品配备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对于优先合理使用、保证用量的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和医师,要在公立医院改革奖补资金、评优评先、职称评定中予以倾斜。
更多的“4+7”已经上路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是政府为解决“看病贵”“药价高”问题所做的解决方案之一。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完善集中采购制度,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全面推开。
11月27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统一部署,采集阿比特龙口服常释剂型等34种药品实际采购数据,第二批带量采购结果呼之欲出……
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眼科人工晶体……这些是人们常见的高值医用耗材。针对其价格虚高等问题,国办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明确高值医用耗材将迎来带量采购。
近日,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安徽、江苏率先对部分高值医用耗材进行带量采购,两省首批中选结果已出炉,价格平均降幅从15%到55%不等,最高降了95%,两省此次试点带量采购的规模不算大,但效果很明显,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已然破冰。
在带量采购影响下,药品的价格将趋向合理,患者的用药负担将得到减轻。与此同时,带量采购节约了大量医保开支,国家将有更多资金投入产业创新。
从医保准入谈判到抗癌药零关税,再到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的正式落地和扩围——抗癌药和“救命药”降价的“组合拳”频频出击,正在持续为患者“减负”。
“4+7带量采购”医改新政实施后,市医院药剂人员展示省内首单采购的药品恩替卡韦。
市医院药品储备充足。图为药剂人员为患者取药。
新闻推荐
12月9日晚,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型现代纪实秦剧《柴生芳》巡演在通渭县进行首场演出。全县400余名...
通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