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9日,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2#引水隧洞开工建设,甘肃水利建设史上第一条通过市场融资建设的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引水工程由此拉开了建设大幕。
开拓创新,几代人的“引洮梦”得以实现
民生为本,治水为要。为了解决天水市的缺水问题,历届天水市委、市政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上磨水库到引洮工程,几代人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甘肃省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和引洮二期工程的开工建设,为解决天水市城区用水紧张的矛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014年5月4日,注定是一个在天水水利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天水市政府与甘肃省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水务一体化合作协议,省水投公司出资60%,天水市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市政府出资40%,共同组建甘肃水投天水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为项目法人,承担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营。在省水投公司的高效运作下,各项报告于2015年1月完成审批,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全线开工建设。历时五载,耗资14.82亿元,建成暗渠5段4.31km,隧洞8座16.35km,倒虹吸3座2.93km,压力钢管48.17km,球墨铸铁管25.55km,各类阀井115座,调蓄池1座155万m3,应急引水枢纽1座,管理站3处1407㎡,配套建设了供电、调度等自辅助设施。今年9月20日3时48分,经过周密调试和参建单位的密切配合,清澈甘甜的洮河水到达工程末端的杨家湾调蓄水池,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通水一次性取得圆满成功。9月27日,天水市委、市政府将在杨家湾调蓄池举行隆重的庆典仪式,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多少人为之期盼的解决天水城区缺水的梦想得以实现,这是一项惠及百万人民的圆梦工程。
攻坚克难,开创甘肃水利建设史上诸多第一
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线路自引洮二期四干渠末端取水,全长97km,跨越定西、天水两市的通渭、武山、甘谷、秦州四县(区)11个乡(镇),线路全长97km,为全封闭地埋式引水系统。设计流量2.1m3/s,工作压力4.6Mpa,是甘肃省迄今为止第一条长距离输水管道、第一条高压力输水管道、第一条大口径输水管道……这众多的第一就注定了其建设管理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而把这众多的第一集合在一项工程上,又注定了是全国罕见、亚洲少有。面对困难和挑战,甘肃水投天水公司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3.4岁的年轻团队,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认真履行法人职责,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先后完成施工、监理、材料招标15批次53个标段,制定管理制度21项,通过与施工单位签订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形成了政府督导、业主管理、监理督促、施工负责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充分利用现代通信网络建立了工程建设微信圈,实现了现场问题及时沟通会商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了现场难题的逐一破解。
在施工过程中,水投人解决了征地协调难、线性工程建设管理难、隧洞群复杂的地质条件施工难、钢管环焊缝质量控制难、穿渭河干流施工难、暗渠湿陷性黄土基础质量控制难等难题,按预期目标实现了通水。
建管并重,确保“圆梦工程”永续利用
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历时五年,全长97km,为全封闭式地下引水系统,工程下穿渭河干流3次,下穿响河沟8km,下穿藉河15km,下穿马务沟8km,下穿其他河沟17次,下穿铁路1次,高速公路11次,下穿石油、天然气管道13次。一条地下钢铁巨龙就这样穿山岭沟谷、平原河流、农田果园、公路铁路从地下延伸到了秦州,每年将把清澈甘甜的5548万立方米洮河之水注入天水,对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为了使这项惠及百万人民的德政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在工程建设扫尾收官阶段,水投人在思考。
思考一:如何解决沿线乱挖乱建影响管道运行安全的问题。
全长97公里的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全部埋在地面以下1.5—4.0米处,地面恢复了原状。主体工程刚刚完工,沿线乱挖乱建的问题就十分突出,管线上堆砂、阀井上堆杂物、管道周围挖砂取土等威胁管道安全运行的问题就已显现。对此,天水供水公司经过现场深入调研,迅速组建了运行管理部,配置员工12人,开展了管护工作,通过在管道沿线设立警示牌、主要设施进行了围栏、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宣传、管护,但仍有单位和个人对管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淡薄,危害管道安全运行的问题时有发生,管护任务十分繁重,仅靠一个企业是远远不够的。
思考二:如何增强沿线群众水利保护意识问题。
对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的有效管护仅靠甘肃水投天水公司巡线检查、警示宣传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工作压力4.6Mpa的供水管道,如果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针对这个问题,甘肃水投天水公司先后到西安供水集团、万家寨引水枢纽等国内管理经验丰富的供水企业考察学习、培训人员,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的实际情况,向天水市委、市政府进行了专题汇报。2018年12月,天水市政府出台了《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设施保护办法》,明确规定了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设施的保护范围及其他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理措施,从行政法规的层面给管护人员赋予了权力,对提高沿线单位和个人保护意识有重要作用。
思考三:如何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问题。
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德政工程,为了确保长期发挥效益,造福天水人民,保障天水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沿线设施的保护十分重要。虽然甘肃水投天水公司做了大量工作,但各种威胁安全运行的隐患依然存在,立法保护迫在眉睫。在甘肃水投天水公司的积极努力下,天水市人大多次深入现场调研,统一了各方面的认识,现已将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设施列入2019年度立法规划,这是建立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设施保护长效机制的重大举措,对确保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如果没有水投人“以水为本,服务社会”的承诺,就没有甘肃水利建设史上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输水工程,就没有这种水利工程创新发展新模式。正因为有了这种承诺,才使甘肃的水利事业有了跨越式发展,这是实干托起的梦想、汗水铸就的丰碑,是水投人向党和人民交的一份合格答卷。
新闻推荐
通渭县鑫钰建材有限公司年产6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隧道窑生产线项目征求意见稿公示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况⑴项目名称:通渭县鑫钰建材有限公司年产6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隧道窑生产线项目⑵建...
通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