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通渭新闻 > 正文

“三味人生”在榜罗 通渭县文学、书画界人士榜罗采风活动散记

来源:定西日报 2018-08-13 08:46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六月,通渭县文艺界一行三十余人赴红色重镇榜罗义写采风,我特别荣幸地参加了此次文化下乡活动。一路所见所闻,感慨很多,散记如下。

长城故址写新词

早上八点,我们从悦心国际书画村集结驾车出游,天气晴朗,人心喜悦。沿着“通榜”公路行车一个小时就到了采风的第一个景点——坪道村战国秦长城遗址。

站在高处向东北远望,长城夯土地基轮廓清晰可见,顺延山梁蜿蜒起伏,山脊之上的烽火台依然凸立。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浩大工程,先秦长城自陇西绵延至榜罗,进入通渭县域内,一路向北延伸,过第三铺乡,横穿马营镇,经过北城到达寺子乡,最后进入静宁县。“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汪遵《长城》)面对长城,我们可以想象战国群雄逐鹿中原之后,秦国征调天下百姓民夫,修筑长城的悲壮惨烈景象,也可以想象秦国凭借长城鏖战四野侵吞八荒的景象。但是,随着漫长世事的变幻,英雄的历史与悲惨的征人怨妇的传说一样淹没在渐行渐远的历史风尘中。历史不会忘记,那些糯米汤汁和着黄沙白骨铸成的高墙怎么也禁不住自然的风掠雨浸、禽巢兽洞、蚁噬虫腐和人为破坏,“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当年固若金汤易守难攻的北国长龙已经附身山梁且与青草合而为一了。历史不能忘记,长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图腾符号,是华夏民族荣辱共享的一种精神元素,也是区域地理范畴内先民长久存在的一个有力的考古佐证。榜罗坪道村长城遗址沿线遗落着大量的草木灰坑、灰色绳纹瓦、凸弦纹筒瓦、板瓦、铁矛……这些丰富的历史遗迹昭示着先民们依山而居、耕种劳作、繁衍生息的历史事实。

我国自2006年12月1日起颁布施行的《长城保护条例》在这里已经贯彻落实。榜罗镇辖区内的长城遗址保护工作扎实有效。沿长城梁一带设立宣传标语,布置防护木栏,禁牧育林,退耕退路,“敬畏历史,守护长城”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还原史迹,保护长城遗址,立足未来,继承历史遗风,长城沿线的人们因为长城而有了历史认同情结并为此感到喜悦和自豪。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即兴填词一首,是为《清平乐·先秦长城遗址》:

登高望远,战国长城见。山亦苍茫云浩瀚,只为英雄慨叹。再忆烽火春秋,黄花浅草羞含。昔日边关胡骑,今朝举酒酬还。

闫湾药园菩提开

采风车队在水泥路上盘旋,望远只见梯田层叠,庄稼长势很好:胡麻扬蓝花,豌豆正攀蔓,小麦涌绿浪,紫花苜蓿放浓香,最是一年村好景,一片丰收在眼前。下一站就是闫家湾村,这里四山环抱,中有一小山凸起,上有方形土堡,似一尊古印驻守村前。绿树掩映着农舍,村子里干净祥和,恬淡舒适。

在闫家湾村址里,举行了隆重热烈的书画义写开幕式。经过村主任和郭志荣老师的详细介绍,我们才对闫家湾这个偏僻寻常的小山村另眼相看。这一带发现了很多新石器时期的绳纹灰色陶罐及石磨,出土了汉瓦、五铢钱,还有保存完好的古庙宇,这些文物遗迹充分印证了先民居住的历史久远,所以《定西文物概况》一书,把闫家湾列入其中是名副其实的。村史有据,文化有根。闫家湾村在脱贫攻坚中坚守“精神脱贫、文化兴村”的先进理念,主动衔接,积极联系,现已成为悦心国际书画采风基地、通渭文艺界采风村和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小小村庄,已经迎来两次通渭文化界人士的义写和采风。

夏日骄阳照,泼墨展笔毫。村姑手执卷,此起彼不消。难得的热情,难辞的耐心,难忘的场面。几位书协朋友以写代谢,直到村书记再三劝说,村民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苦苣菜、灰条菜、酸棒棒和臊子面——土生土长的蔬菜与饭食,是敦厚好客的郭志荣老师款待我们的消夏美食。人众肴佳举著忙,欢声笑语翠竹凉。韭畦田垄移轻步,雅圃百花粉蝶香。

饭罢稍息,名医郭经文先生带我们走进他精心经营的百草园,体验慈心济世、妙手回春的“药味人生”。这是一处野生中药材培育试验园,上百种药草欣欣向荣竞相生长,茂密处藤蔓交织盘绕,争风斗气,疏朗处枝叶旁逸斜出,独秀一角。一方田园,百草峥嵘,它们有来自深沟悬涧的,有来自路旁田野的,有来自农村小院的,有嫁接培植的,有经过抢救新生的。郭经文先生如数家珍,向我们介绍药草的习性、来源和药性。真想不到,就在这干旱少雨的穷乡僻壤,还有这么一地药园,有这样一位心怀民生的名医亲身亲为,掬土育苗,妙手化春风,悉心育菩提,为推广榜罗镇闫家湾村千亩药材的种植做试验工作。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第六》)这真是山不以其高而拒纳微尘,愈久弥高,人不以其养尊而心怀苍生,仁德不言自见啊!

许堡山庄刚强人

来到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这里是“旱塬愚公”许志强、许志刚双胞胎兄弟用双手建设的绿色家园。我虽然看过2016年中央7台感动“三农”人物颁奖现场的直播,但是百闻不如一见,身临其境,亲见主人,心灵受到莫大的震撼。

“刚强兄弟”已经71岁了,身体硬朗,精神抖擞,他们50年如一日用双手垦荒开地,植树种草,修路治河,美化环境。现在许堡社周围的“两山夹一沟”已经被修复改造成绿色长廊。我们跟着老人深入其中,草木缤纷,花香袭人,虫鸣鸟啼,深树繁茂,曲径通幽,美不胜收。这里到处有绿意,到处有春色。进门处一棵迎客松斜出横卧,做出欢迎我们的姿态。庭院中央有仿古凉亭,四面木柱刻有颜真卿世孙及王震将军孙子的书法对联,木椅配石桌,水缸飘木勺;秀竹携玫瑰,荷塘养金鱼;圆门垂绿藤,墙边垒蜂窝。“刚强兄弟”心灵手巧,天性聪颖,对于书法绘画、根雕造景、园林设计等艺术创作能就地取材,信手拈来,作品惟妙惟肖,自然天成。走进宽敞明亮的厅屋,博古架上摆放着精巧的根雕艺术品,墙上挂着伟人画像、名家和自己的书画作品。宽大的画案上笔墨纸砚整齐有序,想必一有闲暇,老人便伏案提笔,写意山水人生。同游的朋友啧啧称奇,羡慕不已,感慨不已。

许志强、许志刚两位老人以苦为乐,经年累月地筑土填壑,追求绿色梦想,创造了通渭干旱地理环境下坚持种树种草改造区域自然条件的一大奇迹。因为大面积的造林绿化,许堡社周围已经形成良好的小气候环境,河沟下游宽阔地带,形成一大片湿地,芦苇浓密,河草丰美,风景也很独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圆梦中国正当时,健康生态是福祉。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环境,这里就是一个思路,一种精神,一例探索,一次尝试。“刚强兄弟”胸藏云海,脚踏实地,用满目苍翠诠释可贵的“山味人生”。

榜罗会议留丰碑

下午六点左右,我们来到榜罗镇街道,参观榜罗会议纪念馆。2008年修建的纪念馆占地面积608.96平方米。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进馆参观,重温长征历史。馆内布展以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主题,由序厅和4个单元组成,通过翔实的史料、图片、实物,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布局,全面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红25军及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过境通渭时的历史画卷。

在一幅“鸭梨蘸辣椒面”的图片前,解说员讲述了毛主席的“辣味人生”:1935年9月29日,杨得志一部攻占通渭城后,买来梨子招待毛主席,主席却要用辣椒粉拌梨吃,众人不解,主席说:“不是说有酸甜苦辣四大味吗?我这一拌,是酸甜辣,没有苦啰。来,你们都尝尝看!”是啊!红军长征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是人们无法想象的。主席乐观睿智,用辣椒拌梨的生活小事,巧妙地道出了红军苦尽甘来的大好形势,激励红军指战员乘胜前进。

红军长征在通渭,榜罗会议留丰碑。革命有了转折点,三军挥师入陕北。

夕阳晚照,金色的“榜罗会议纪念馆”几个大字熠熠生辉,打麦场上高大的核桃树冠形如巨伞,静默沉思,倾泻着清凉。它见证过彪炳史册的伟人宣讲,见证过过往时代的历史沧桑,至今不忘初心,扎根泥土,坚守红色信念。新到的两架坦克身披绿装,镇守在打麦场上。从“小米加步枪”到铁甲战机,从战略大转移到伟大的中国梦,新的时代给予历史公正的际遇,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可以含笑释怀。

通渭县文学界、书画界人士采风活动在难忘的记忆中如期结束了。新的征程又将开始了,那就是传承榜罗会议精神,宣传闫家湾郭经文先生的“药味人生”,体味许堡“刚强兄弟”的“山味人生”,特别是感受革命领袖的“辣味人生”,肩负文化扶贫重任,助推精准脱贫工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做出实际的努力。为此,我们满怀信心,也满怀期待!

新闻推荐

陇中大地的五张“名片” ——定西市挖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走笔

首届渭水文化旅游节上,孩子们表演节目。定西市五大名片之一“渭水源头”成为当地发展旅游业的一个招牌。本报记者杨世智本...

通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通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味人生”在榜罗 通渭县文学、书画界人士榜罗采风活动散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