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晓飞丁相宏
皮影,是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古老戏曲艺术之一。“一口唱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灯光皮影六尺台,千古奇闻离合调”,是对皮影戏表演艺术形态的精确描述。
皮影戏遍布甘肃全省,其在甘肃的具体形成(流入)时间无考,省内现存的皮影戏演出,最晚在清代时已出现。
皮影戏又叫“灯影子”“牛皮灯影”“影子腔”,皮影戏班以家庭式和地域式组合为主,且以家庭式多见,每个戏班一般由5-6个人组成。据调查,甘肃皮影戏的流布比较广泛,目前在兰州、白银、定西、酒泉、陇南、平凉、庆阳、天水、武威、张掖等地均有流布和演出。已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有环县皮影戏、通渭影子腔、永登皮影戏、会宁皮影戏、天水皮影戏、武威皮影戏、民乐皮影戏。其中通渭皮影戏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制作技艺,丰富的唱腔板式以及良好的传承体系,与环县皮影戏一起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上世纪60年代,通渭影子腔曾风靡陇中大地,民间将其称作“牛皮灯影子”。通渭皮影的制作以小黄牛牛皮为原材料,制作的影件主要是影人及其佩件,配之以桌椅和景物造型等。影人的制作以头部(通渭民间艺人称之为“头梢”)最为复杂,有九道工序,也最见艺术功底。“头梢”以侧脸为主,用“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对“头梢”予以概括是非常准确的。
通渭影子腔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流传于民间的传统影子腔剧目以连本戏为主,杂有折子戏、单本戏,剧目繁多,达一百余本,少部分剧本如《战沙江》《蛤蟆洞》《药王孙思邈》等已成为孤本,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些剧本或以历史题材为依托演绎变化成剧,或以民间传奇为脉络整理创编而成,内容主要表达忠孝节义等基本的家国伦理道德,既有对美好人性的讴歌,也有对封建礼教的鞭挞,发挥着“灯下说书、高台教化”的重要作用。2015年,常家河的永忠皮影班重新编排了传统戏《药王孙思邈》,不但在兰州演出,而且进京献艺,为通渭皮影戏赢得了荣誉。
通渭影子腔是板腔体戏剧形式的地方剧种,古朴典雅,韵味悠长。唱腔分花音和苦音,基本板式有慢板、流水板、飞板、道情、滚板等五个独立板式和阴思板、尖板、送板等九个非独立板式。
除秦腔大戏、眉户小曲外,皮影戏一直是通渭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各个乡镇几乎都有专业或半专业的亦农亦艺式的皮影班社,且辐射到周边各县。仅常家河一带就有数个皮影戏班社,固堆河刘氏皮影班传承至今已历经七代。1964年,通渭县文化馆曾组织皮影戏艺人对传统皮影戏影人、道具进行了改革,影人身长比传统的影人增加近一倍,还制作了现代戏影人160个,道具布景60件,分发给常家河、城关等地的皮影班。上世纪80年代,县文化馆曾设有专供演皮影戏的木制活动舞台、帐幔,舞台可以拆卸,但今已无存。
进入新世纪,民间传统文化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在通渭影子腔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以后,通渭县文化馆作为项目保护单位,加快了通渭影子腔的保护和传承步伐。2015年,通渭县文化馆用合金制作可拆卸的活动舞台一副,用于演出。2016年开始,通渭县文化馆对民间保存的皮影影件进行摄录,总共拍摄照片8000余帧,这些影件多为清朝中期至上世纪50年代期间制作,雕镂细腻精美,造型生动古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地方传统文化,2017年,出版了《通渭影子腔》,书中收录皮影影件400余幅,传统剧本38本,研究性论文3篇。这本书的出版,抢救性地记录和保存了这一民间艺术瑰宝。
通渭现今有影子腔班社16家,常年从事演艺活动并在通渭县域内及周边县市有较大影响的班社有4家,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通渭影子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除文本性地记录保护外,借助新媒体手段,通渭县文化馆还排演录制传统剧目45台,公布于通渭县文化馆网站和通渭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先后组织影子腔班社到北京、兰州、敦煌等地演出,扩大了通渭影子腔的对外影响力。通渭影子腔已成为通渭继书画和通渭小曲戏之后的第三张文化名片。
传承发展原生态,百花竞放大舞台。实践证明,传统的民间艺术只有始终坚持“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保护与传播”,才会有活力和生命力,在薪火相传中更加熠熠生辉,越传越旺。
新闻推荐
通渭讯为更好地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进度,提高业务人员的水平和技能,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近日,通渭县常河镇中心卫生院举办了2018年...
通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