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红霞王谦虚
王国军
寒冬的风有些刺骨,但通渭县襄南乡东坪村孙家坪社爱红农场院子里两米多高的一面长长的玉米墙却让人眼前一亮。耀眼的金黄色如一股暖流,直抵人心。
“我2010年流转土地开始种玉米,如今已种了八年,每年纯收入10万元左右。2015年雨水足,收入最好,600亩收了60多万斤玉米,纯收入20多万元。2017年遇上大旱,有些减产,但种植规模大,也有60多万斤。”抚摸着金色玉米墙,说起这些年创办家庭农场致富的事,农场主孙爱红这个黑脸汉子一脸笑容,一脸坚定,“现在国家政策好,扶持粮食种植户,只要能吃苦,农民种地也有‘钱\’途!”
2010年以前,孙爱红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出门打工。大量青壮年外出后,村里许多耕地老人妇女种不过来撂荒了,还有些迁出去的和领孩子到外地上学的人家,也把地荒了。
“看到地里长满草,心里就疼!”于是,2010年孙爱红就把这些撂荒地以山地每亩每年20元、川地每亩每年40元的价钱流转过来集中种植。
有了地,种什么最保险,当然是玉米!
“通渭人真的是靠一张地膜翻身了!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的玉米,旱不跨,病不倒,‘瞎瞎\’(haha)拉不去,收入稳定,最适合这里干旱的天气。”孙爱红说,靠着国家的好政策,他2013年成立了爱红家庭农场,一年年扩大种植规模,已流转文堡等四个村农户的土地1050亩,采用先进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引进武威等地的优良高产品种,推进机械化耕作,真正让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发展起了崭新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爱红家庭农场是全市第一家家庭农场,它不仅使这里大量撂荒地重新变成了良田,还吸纳村民参与到规模化农场经营中,增加了收入。
“除了掰苞谷,铺膜、播种半机械化,犁地、脱粒全用机器,没想到这山屲屲里也能机械化种地。我在这里打工有工资,农场还提供好种子给我种,还帮我犁地。这几年跟着孙爱红,我的日子好多了!”常年在农场帮工的村民孙振国一年从农场收入2万多元,加上自己种的40亩玉米和养的20只羊的收入,一年纯收入5万多元。
像孙振国一样,孙家坪社67户人家现在百分之九十的农户都在种玉米,仅此一项一年能收入1万元左右。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通讯员赵世军牛亮近年来,通渭县金丽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投身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和社员分散养殖相结合的合作共赢发展路子。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今年,该合...
通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