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如歌
高原古道
故园初沐
圣地摇篮□陈荣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人的面孔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真实。”嘴巴说出来的是一部分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则是全部思想的本质。书画面貌,正是艺术家的另一张面孔。
高延君年少习画。自2011年起,师从中国美协副主席、漓江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先生学习山水画,至今已经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中收获了各种奖项近十次,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可谓成绩斐然。
他的山水作品面貌多样,南宗的秀润葱郁和北派的高旷爽朗兼有,纯水墨渲染和淡彩附色具足,或苍润厚重,豪放大气,或神秀俊美,云水飞动,美景可游可居。近景小品水墨淋漓,木屋的质感非常强烈,似乎伸手可以亲近到古老与温和。石质纹理的皴擦,阴阳黑白的光影效果,让人如临其境。树干用侧峰干笔勾勒,笔道灵活生动,突出龙钟老态,尽显年轮沧桑,树冠茂盛浓密,点簇疏密有间,线条纵横交错,远近浓淡次第晕开。主体建筑面目清新,部分房屋溢出画外,弦外之音,留给观者回味体会。主体与客体融合呼应,位置开合张弛有度,平远虚实过度自然,巧妙留白,气脉贯通,美景悠然,楚楚动人。
但无论是描述黄土高原的窑洞还是大山大水,或是苗寨鸟瞰甚至近景推进,画面里一个人影都没有。极少的作品里,点缀了飞鸟、小鸭子、渡船,就算是很生活的作品了。活物的动感是画家感情抒发的一个亮点,哪怕是一条小狗的形象动作,也是蓄意着艺术家的情趣情绪的,而他一点也没有透露,代以第三者的角度,审视,关注,敏感地去发现,大千世界或者细致入微。佛教讲,圣人无我,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无我,即是无限之我,与天地同在,因而无处不在。高延君站在了第三者的客观角度上,对天地万物进行了理性地关注,在书画这张脸上,用心可鉴。天地间或有一个小我,而高延君的画里没有,他将自己的心性融入笔墨、尽情泼洒到了作品的每一个角落。
山水画中的无我,与人物画中我的每一面,都巧妙地表达了“我”的情怀。只是沉浸之深,物我两化,已然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雨润心田无意无声,妙然无痕。由山水之厚重,转而人物之白描,对于高延君来说,是一个思想逐渐轻盈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意味着艺术的更加成熟与自信。
叔本华说,要么寂寞,要么庸俗。作为一位艺术家,高延君既有出世的豁达,又有入世的平和,在独立淡泊、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中,默默求索和成长。这种状态,值得尊重和推崇。
潜心问教于名师大作间,兼之勤奋精进,假以时日,高延君定有更多的好作品出炉,我们坐等欣赏便是。期待如约的感动。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淄博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2011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黄格胜工作室研修山水专业。
2012年就读于北京凤凰岭唐秀玲重彩工作室。
2014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孔紫工作室研修人物专业。
2016年就读于王首麟中国画创作院师从著名画家王首麟先生研修人物专业。
中国国家画院黄格胜工作室画家。
中国国家画院孔紫工作室画家。
王首麟中国画创作院画家。
文化部人民书画院艺术创作院副院长。
作品《圣地——摇篮》(中国画)入选2016年中国美协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入会资格)。
作品《四季如歌》荣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16年“丝绸之路·翰墨通渭”首届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入会资格作品。
作品《岁月如歌》荣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15年第九届“丝绸之路·绚丽甘肃”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优秀奖。
作品《故园初沐》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16年“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如歌岁月》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15年第三届“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岁月寄语》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15年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山水画)作品展。
作品《光辉岁月》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15年第二届重温经典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山水画)作品展。
作品《四季沐歌》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15年“古蜀文脉·墨韵天府”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新闻推荐
定西市委常委、副市长高生发值此宝兰客专即将开通之际,首先祝贺“‘一带一路\’新经济新动能——宝兰线全域旅游”活动甘肃—陕西城市市长高峰论坛的盛大举行。宝兰客专打通了甘肃省纵贯东西的“...
通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