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讯(通讯员杨报)今年以来,通渭县民政局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不断提高防灾减灾避灾能力和救灾应急处置水平,确保了灾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及时开展查灾核灾报灾工作,妥善安排灾困群众基本生活。今年以来,通渭县遭受了风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共造成11个乡镇64个村306个村民小组的9215户41386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8141.5公顷,成灾面积5015.8公顷,绝收面积2631.2公顷,损坏房屋7户19间,陇阳、襄南乡政府机关2间彩钢会议室6间彩钢办公室816㎡倒塌,18户58间3442㎡工棚、牲畜用房倒塌。水毁9条硬化道路的路基11处、路肩6处、边沟1510米,水毁7条砂化道路的路面13.5公里、桥涵5处。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50.3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3247.2万元,家庭财产损失89.6万元,基础设施损失79.5万元,公益设施损失65万元、工矿企业损失69万元。灾情发生后,县民政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并及时安排冬春生活救助资金,为13810户50755人受灾困难群众发放冬春困难群众补助资金947万元。
切实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防灾减灾能力和救灾应急处置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县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以乡镇为主导,以村为主体,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先行建立村级灾害信息员队伍的通知》精神,确定每个自然村村社干部为灾害信息员,建立起了横向连接县、乡(镇)、村三级,纵向连接县直各职能部门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实现了突发灾害早预警、早报告、早处置。灾害信息员队伍的发展壮大,能够有效防御各种突发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救灾应急处置水平。
健全完善县、乡、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全面提高应急救助工作整体水平。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全县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水平,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县民政局严格按照省、市关于加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有关规定,及时修订了通渭县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各乡镇和332个行政村均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台了乡、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使全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新闻推荐
(记者郭秀睿)6月27日19时40分,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河北交警大队接到市民求助,称一名六岁的孩子因车祸重伤,正搭载120急救车从通渭县赶往兰州中医院进行手术,由于路况不熟,希望驶出高速后得到交警帮助。...
通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