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通渭新闻 > 正文

通渭利沟村史馆:村庄历史的活化石

来源:定西日报 2016-07-09 23:5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朱红霞莫佳丽

为村庄历史存照

通渭是一片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襄南乡利沟村更是耕读传家、崇尚文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利沟村人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承载着几千年村庄古老记忆的日常用具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村庄的历史根脉面临着断裂的危险。

为了留住村庄的历史,2015年,村里的有识之士产生了创建利沟村村史馆的想法。

利沟村小学教师李永茂是村史馆初创者之一。当我们走进由小学闲置教室改造的村史馆陈列室时,李永茂高兴地给我们演示起了推动石磨磨面的情景。在他的推动下,石磨转起来了,洁白的面粉从两扇磨石间流出来。

“没有电没有钢磨以前,村里人就是这样加工面粉的。这盘石磨放在这里,来这里的人和子孙后代就知道村里人加工面粉的历史。”李永茂说,这里陈列的物件虽然不值钱,许多再也没有实用价值,但看到它们,再通过介绍,人们头脑中就会出现村里人过去生活的情景。比如看到连枷就想到打麦的场景,看到印着“老三篇”的搪瓷碗,就会想到六十年代生活的艰难,看到火镰就知道没有火柴时我们怎样取火……

为村庄历史存照,复活村庄的记忆。因了这一独特的功能,2015年10月利沟村村史馆建成开馆之初,就被命名为定西市首家乡村记忆博物馆,同年12月被省上列为甘肃省“历史再现”工程乡村记忆博物馆。

要让村史更多彩

在利沟村村委会的一间村史馆陈列室里,记者见到了村史馆另一位初创者李德茂。

“村史馆就是能照出村庄历史的一面镜子。办好村史馆,就是保护了村庄的农耕文化,提升了村庄的文化软实力。”李德茂的话,无疑代表了这个村土生土长但不乏文化自觉的村民的集体文化诉求。

“村史馆现在有展品170件,分别存放在村委会和利沟小学两个展室。这些展品有的是村民自愿捐赠的,有的是我和李永茂东家进西家出搜集来的。每一件东西都撰写了简介和捐献者的姓名,好让人们记住他们对村史馆的贡献。”李德茂说。

万事开头难。在李德茂的记忆里,刚开始筹建村史馆时,由于很多村民不理解村史馆的意义,不愿意把东西捐出来,他和李永茂就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反复介绍成立村史馆的好处。

一次,李德茂发现一户村民家里有一个100多年的老锅盖,觉得是很好的展品,就上门去征集,但那家老人不愿意捐。李德茂就说:“放在你家里说不定再过十几几十年,后人就当垃圾丢掉了,放在村史馆里就能永久保存下去,还要写上你的名字,让后辈儿孙都知道锅盖是你家的。”就这样,在李德茂三番五次上门劝说下,老人终于高高兴兴地捐了。

就这样,李德茂他们的诚心感动了村里人,大家开始给村史馆捐东西了。于是,自鸣钟、全套制瓦工具、全套擀毡工具、纺车、粉榨子、六十年代的广播喇叭、马灯、黑釉坛子、马鞍子、村里第一个急救箱、铜水烟瓶、铜锅子、火盆、蒸笼……一件件浸透着村里人深厚感情和往昔生活痕迹的老物件被大人小孩搜罗出来,交到了李德茂手上。

“村史馆是全体利沟人的,展品越丰富,就越能全面展示村里人的生活变迁历史。”村医孙顺章说,“为了见证和保存村里医疗发展的历史,我捐出了父亲当赤脚医生时用过的村里第一个急救箱和一个氧气袋。”

“我们过去就用这装衣裳,现在年轻人有大衣柜了,这衣箱就没用了。”在村史馆,87岁的李德禄老人兴致勃勃地指着竹编的衣箱对几个学生说,“这里的许多东西你们没见过,在这里看一看,你们就知道你们的祖辈是怎样过日子的,就知道今天的好日子来的不容易!”

通和初中的学生崔伟东说:“刚刚听了李爷爷的介绍,我明白了祖辈们生活的艰辛。作为后辈,我要动员家里人给村史馆捐东西,变废为宝,让村史馆的藏品更加丰富多彩,把祖辈们创造的农耕文化更好地保护传承下去。”

让乡村旅游火起来

在襄南乡纪委副书记、驻利沟村工作组组长王润菊眼中,利沟村村容整洁、历史文化悠久、交通便利,村内有百年老树、大片水塘和风景优美的虎狼沟,还有气派的大戏楼、文化广场、村史馆和保存完好的5座古堡,这一切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今年5月,团市委和通渭县旅游局在利沟村举行了定西市青少年乡土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和通渭县乡村旅游重点推荐景点授牌仪式,这为村域经济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绝好机遇。”王润菊告诉记者,县乡村有关方面计划在整合利沟村史馆、古堡等文化资源的同时,开发系列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利沟人的日子富起来。

“保护文化资源,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利用。以后我们要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让来村里的人体验推磨、织布、耕田,然后看皮影、听秦腔、钓钓鱼,在村民家里吃土鸡、野菜和原汁原味的农家饭。”利沟村村支书李有胜说,“总之,要让村里的文化资源实实在在变成村民致富的硬通货。”

新闻推荐

“丝绸之路·翰墨通渭”首届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复评揭晓

通渭讯(通讯员赵世军)7月6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定西市委、定西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中共通渭县委、通渭县人民政府、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联合承办的“丝绸之路·翰...

通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通渭利沟村史馆:村庄历史的活化石)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