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通渭新闻 > 正文

【***·卫生强村富民】定西医改这几年

来源:甘肃日报 2016-01-16 12:02   https://www.yybnet.net/

【***·卫生强村富民】定西医改这几年

定西是一个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财政穷市。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定西市卫计委紧扣市情、完善政策,认清形势、把握关键,整合资源、统筹谋划,改革机制、创新管理,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要求,深入推进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精准医疗”与***有效结合,以减少疾病、降低医药费用负担为根本,摸着石头过河,以“在全省率先推行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率先推动新农合支付奖惩方式和分级诊疗改革、率先尝试市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改革、率先实行中医药新农合‘三个百分之百\’报销政策”的成功实践,创造了简捷、高效、惠民的甘肃医改“定西模板”。

杨君辉 王瑞英

2009年,新一轮医改大幕开启。同年,定西市卫计委一班人面对定西“医改怎么改、路怎么走”难题,他们不拘泥于现状,一方面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省内外先进经验,从理念上充电更新;另一方面,花了3个月时间对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公立医院进行拉网式专题调研,从个体到面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寻找症结,逐渐明晰并勾勒出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基本市情,即基础条件差、人口基数大、历史欠账多、卫生人才缺乏、管理模式落后、服务对象贫困。

面对如此现实,定西市卫计委针对症结,果断施治,提出“夯实基础、凸显特色、攻坚破难、全面提升”的新阶段工作思路。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此时,恰逢省卫计委提出“走中医特色的医改之路,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老百姓最基本的问题”。定西市卫计部门以踏实留印、抓铁有痕的硬朗作风率先实施,从此踏上了一条转型升级发展的康庄大道。

探索“两条腿走路”

针对市情,定西市卫计委提出了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解决医改难题。所谓“两条腿走路”,即一条走中医特色的医改之路,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老百姓最基本的问题;另一条是走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减少疾病,节约费用的健康促进模式改革之路。这是定西市卫计委针对财政“穷”和百姓“贫”的实际“被迫”做出的选择,同时更是定西市卫计委的创新做法,有望较好遏制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可谓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首先,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中医药深度参与医改,努力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老百姓最基本的问题。

定西素有“千年药乡”“千年药仓”的美称,围绕打造“中国药都”战略,定西市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在公共政策中体现健康导向进一步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同时,一方面从抓管理、建体系方面入手,积极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推行单病种付费、门诊住院费用总额预付和打包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新农合部分住院病种分级诊疗,并实行中西医治疗同病同价,提高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另一方面,从健全服务体系入手,在各级卫生计生管理部门和医院设立中医管理机构,市县医疗机构设立中医科和标准化中药房,在综合医院临床科室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77个,乡级医疗机构建立中医药综合治疗区127个,使中医药广泛参与患者的救治康复。目前,定西市各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开展包括针灸、蜡疗、药浴、熏蒸、针刀、舒针、正骨等15项以上适宜技术,90%的村卫生室都能开展中医药服务。

当前定西7个县区中,岷县、陇西县、临洮县、通渭县、安定区已创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陇西县、通渭县创建成为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通渭县人民医院、临洮县人民医院创建成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目前,全市创建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个,建成针灸、骨伤、中风病、心脑病、脾胃病等国家级、省级、市级特色专科18个,在全省市级卫计委中率先成立定西市中医药管理局。此外,从2012年起,全市实行中医药服务“三个百分之百”新农合报销政策,即在市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中医药费用(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诊疗项目)新农合100%报销;在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利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地产中药材及验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发生的门诊费用,在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中100%报销;参合农民使用全省统一调剂的院内中药制剂治疗疾病所产生的费用,新农合100%报销,让实实在在的政府保障措施温暖广大患者。当地村民是这样说的:中医看病真灵验,草药丸药少花钱,扎针理疗更方便。

一技在手,病痛不愁。定西市卫计委还通过多种形式,如发放健康工具包、组织健康沙龙、建设健康文化墙头等,大力推广适宜技术,教居民运用刮痧、艾灸、拔罐、药浴等简便的保健方法,对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白血病、肾病等大病进行预防干预;还筛选出10种地方常见病、多发病,确定10种相关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城乡居民中进行推广培训;同时还计划用三到五年的努力,实现全市“乡医全科化·村医中医化”,以组合拳形式,促使单一的疾病治疗模式快速向融治疗、预防、养生为一体的综合防治模式转变。群众形象地说:“健康沙龙里取强身经,公共卫生中体检病;有了健康工具包,艾灸拔罐刮痧加食疗;健康文化墙,就像大夫在身旁。”

其次,把关口前移,以预防为主,减少疾病,防患于未然。

“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这句顺口溜曾是医改前很多农村患者医疗保障境况的写照。为了减少群众因病返贫问题,节约有限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看病就医负担,定西市卫计委从源头抓起,积极贯彻“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13885”健康管理模式,即围绕预防为主、减少疾病的目的,推动基层卫生工作重心向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转移;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级三件事普及和爱国卫生运动三个平台,通过整合医院、疾控、卫生监督、妇幼、中医、计生服务、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等八支人才队伍,针对全民和部分目标人群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健康教育、环境卫生、中医保健、优生优育、体检排摸、健康管理、签约服务;建好健康社区(村庄)、健康家庭、健康医院、健康学校、健康机关等5个健康阵地,不断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包村干部+计生专干+乡医+村医”健康促进团队作用,有序推进“4+1”签约服务,通过上门服务、电话、短信等方式向签约方提供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和脱贫致富服务;对城乡居民中男性年龄在55岁以上、女性在45岁以上人群进行体检,建档评估等。

通过这种基本医疗的个性化签约式服务和健康干预管理,防微杜渐,产生了“尽量不生病、生小病不生大病、生大病不生恶病”的良好效应。在大力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定西市卫计委积极实施医保支持倾斜,使老百姓在疗效和价格上都真切享受到实惠,有效保障了居民的健康。

精准医疗效果实打实

卫生计生事业既是民生工程,更是精准脱贫的重大工程。2015年以来,定西市卫计委把突出医改重点任务、攻克薄弱环节、提供优质服务、使群众获得改革红利,作为“精准医疗”的重要抓手,助推扶贫攻坚任务的有效落实。

首先,制定“十大举措”,做实***。一是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二是提高贫困村乡村医生待遇,三是强化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四是充实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五是加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六是建立引导医疗卫生人员到贫困地区工作的政策机制,七是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八是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九是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十是增强计生家庭发展能力。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唱响***,靠实各级责任紧盯***,结合十大任务做实***,实施健康促进助推***,推行精准医疗服务***,深化联村联户力促***,端正党风行风倾心***,使卫生计生部门在***的主战场大显身手,展示风采。

其次,推行精准医疗助推精准脱贫。在***精准脱贫中,定西市卫计委明确任务书,挂出作战图,以精确滴灌攻坚克难,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新经验,开创了可学可借鉴的“渭源模式”。

一是实行支付方式改革。在全市实行单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在渭源县率先推行打包付费,建立费用控制奖惩制度,根据相关指标测算,确定本年度各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补偿费用总额,按周期预拨一定比例的总额包干费用,定期结算、年底决算,对总额包干费用有结余的医疗机构,结余部分归医疗机构所有,并在拨付下一周期总额预付资金时予以奖励;实际补偿金额超过包干总额的,超出部分由医疗机构承担,并予以处罚。2015年,全市参合农民平均实际住院报销比例59.17%(不含大病保险),较上年的55.65%增长3.52个百分点。各级医疗机构通过支付方式改革结余资金881.6万元,次均费用较上年下降4.2%。渭源县在支付方式改革、签约服务等方面取得的经验,还得到省卫计委的肯定。

二是扩大大病保障范围。将保障病种由27种增加到50种,普遍实行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一站式”服务和即时结报。2015年重大疾病共补偿8052人次,补偿费用9576.14万元,平均每人次补偿11892.87元,实际补偿比66.16%。

三是推进分级诊疗改革。在2014年试点的基础上,积极调整新农合分级诊疗政策,县级医院病种增至100—170种,乡镇卫生院40—60种,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正在形成。2015年内共住院补偿32.59万人次,转外住院病人占13.58%,转外住院补偿资金占36.52%,居全省最低。

四是推动医疗一体化。以定西市人民医院加入兰大二院医疗集团为契机,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着力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充分发挥好市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带动龙头作用,按照强龙头活龙身带龙尾促成全市卫生“一条龙”发展的思路,构建市、县、乡、村“组成联盟、上下互动、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新格局,通过专家下沉,引导资金下沉、病人下沉,使群众就地就近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共下派医务人员944名,开展门诊2.67万人次、手术321例、查房6222人次、带教2647人。

为群众健康兜底

寒冬腊月,定西的山峁上落满了雪,可渭源县五竹村农民温凌去和温跃强却感觉到格外温暖。温凌去患上脑肿瘤,住院治疗花了近3.5万元,好在通过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报销后,渭源县新农合最后大病兜底报销了剩余费用,有效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温跃强得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经过签约服务干预,在家里接受了体检和健康指导……享受着惠民政策的好处。老百姓纷纷称赞说:“医改好、办法新,‘4+1’服务到我家,健康促进模式顶呱呱!”

作为定西市医改的具体参与者和推行者,市卫计委主任冯爱平由衷地感叹道,无论基础条件,还是服务水平,定西市卫生事业确实发生了历史性地变化。

医改以来,定西市共争取实施各类卫生项目1357个,总投资9.18亿元,建筑面积达40.9万平方米。重点实施了市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7所县级综合医院标准化建设工程,以及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5所县级中医院、7个县区卫生监督所和急救中心、重大疾病防治设施、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等,还为乡村两级配置了基本医疗和信息化设备等。医疗卫生服务基础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城乡服务网络日臻完善,卫生计生资源总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716个,其中医院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个、乡镇卫生院137个;医疗机构共有床位13312万张,比2010年的7514张增加了5798张。

计划生育扎实有效,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稳妥有序推进单独二孩政策;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覆盖率达以乡为单位达到了100%;市卫生计生委、编办、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定西市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从2015年10月1日起全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10月底前完成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遴选83家药品配送企业,制定对配送企业的监管与考核办法,确保药品及时供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初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

蓬勃发展的卫生事业,使定西市卫计委倍感荣光:2012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等奖,2014年被省上命名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示范市。

新的历史时期,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定西市卫计委将继续锐意进取,扬帆远航!

新闻推荐

创模式 转方式 建机制 通渭深入推动***

创模式转方式建机制通渭深入推动***本报通渭讯(记者孙海峰)通渭县积极创新扶贫模式,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争取社会力量帮扶等方式助推***,同时,大力创建人才支撑机制,建立解决脱贫人口返贫...

通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卫生强村富民】定西医改这几年)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