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情·塬上的歌》剧照
兰州晚报讯(记者罗嫣/文首席记者马军/图)黄色的山、黄色的水,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1月28日晚,甘肃民间民俗音乐会《山里的情·塬上的歌》将拉开演出序幕。据悉,该剧作为文化部的助资项目,由甘肃省陇剧院、环县非遗保护中心、通渭县非遗保护中心经过半年的筹备和创排,如今终于要首度登上兰州人民剧院舞台,用深情为家乡父老演绎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厚重。
民间民俗音乐舞台艺术化的一次尝试
1月27日,在人民剧院的舞台上,《山里的情·塬上的歌》还在紧锣密鼓地彩排着。该剧由甘肃省陇剧院院长杨波担任艺术总监、郭晋担任导演。甘肃省陇剧院民族乐团、环县刘爱邦道情班社、通渭县杨永忠道情班社、庆阳市西峰区吴正强唢呐班社等联合出演。
甘肃省陇剧院院长杨波告诉记者:“该剧通过对原生态的陇东道情、通渭道情、陇东唢呐、陇胡等极具甘肃特色的民间民俗音乐的艺术化展示,以古老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通过《序》、《娶亲》、《剪窗花》、《吼塌窑》等情节,充分展现甘肃原生态民间民俗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在其中又对皮影、剪纸、荷包、窑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展示,而且将定亲、娶亲等民间传统习俗融入其中。”更为吸引人们的是,参加此次《山里的情·塬上的歌》演出的绝大部分是民间艺人,这支由30名农民艺术家组成的演出队伍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在舞台上进行展示,也是对甘肃原生态民间民俗音乐舞台艺术化包装、打造的一次尝试。
传承甘肃省原生态民间民俗音乐
记者获悉,大型甘肃民间民俗情景音乐会《山里的情·塬上的歌》的筹排得到文化部的助资,由甘肃省陇剧院、环县非遗保护中心、通渭县非遗保护中心共同创作完成,是一次强强联合打造甘肃本土非遗项目的尝试,更是甘肃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次重要尝试。该剧导演郭晋谈道:以往甘肃省对民间民俗音乐的推广规模比较小,而且单纯的民间民俗音乐很难形成规模化、艺术化的展示。“这次在文化部的资助下,我们把民间民俗的东西整合到大舞台上,把最原生态的东西包装起来,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这样可以增加可看性、传播性,更有利于将原生态的民间民俗音乐推向世界。”省陇剧院院长杨波也表示,《山里的情·塬上的歌》的创排对发展和保护甘肃省原生态民间民俗音乐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整个演出以农民艺术家为中心,对挖掘和保护真实的民间草根艺术家和民俗音乐都有推动作用。
新闻推荐
清明时节寄哀思,酒泉市民在酒泉市肃州区汉唐街北社区设立的公祭点“寄思树”上悬挂寄思卡,表达追思祭祖之情。通讯员白玉玮刘蓉记者高慧霞摄 &nbs...
通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通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