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功
70年代初,刚有记忆的时候,妈妈出门干活,把我们姊妹几个反锁在家里,一本记不得名字的小人书翻了一下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书……
我从事公安工作15年,12年的“字警”生涯,笔端留下的除了各式各样的新闻稿件,还有那些忘不掉的案发现场和警察故事。
2005年,刚参加工作的我被分到派出所,在那间简朴的内勤办公室里,初尝了基层民警的苦与乐。有次值班出警抓了个诈骗现行犯,多好的素材啊,我马上向所长请缨写宣传稿件,刚写到一半,正好碰上分局领导要召开会议。宣传贵在时效和鲜活,为了充分利用时间,于是把稿纸铺在会议记录本下,趁开会的空档埋头赶稿,刚刚收尾,所长就汇报了这个案子,写好的文章派上了用场,第二天,这篇通讯刊发在《定西日报》上,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三年后,我被调任分局刑侦工作,两年后再次调政工从事专职宣传工作,也成为一名长达12年的新闻宣传通讯员,有机会接触到更丰富、更接地气的一线素材。
2012年,因为工作变动来到政工部门,有幸认识了各行各业的笔杆子,也加入了他们的文化大家庭,在公安内网上认识了一拨同样热爱创作的编辑好友。在投稿时,时任《甘肃公安》杂志编辑的李存军老师说过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讲好警察故事,将警察故事写好写透”。从那以后,我开始琢磨,如何创作出更生动贴切的文学作品,让更多的人理解警察这个职业。以刑侦侦办的一起故意杀人案件为蓝本,我创作的《网恋命断中秋节》在《定西日报》《甘肃法制报》《警察文艺》上先后发表,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同时,也尝试着用小说、散文、微电影剧本等多种题材,着眼身边的人与事,呈现那些接地气、扬正气的警察故事。
就这样,年复一年,我养成了素材收集的“强迫症”。一个话题,一张图片,一起案件,或是同事的一条朋友圈,看在眼里便记在心上,微信收藏夹成了我忠实的小字典。一次同事聊天时,得知交警大队民警刘仲山因长期加班加点劳累过度晕倒(生命垂危)在事故现场的工作岗位上时,他的故事立刻吸引了我。如何将他的事迹写得有血有肉、写好写透,近一个月的反复推敲,以刘仲山为原型创作的三集电视剧《警影》,也登上了甘肃省最高级别微电影大赛三等奖颁奖典礼的舞台。
2017年清明节前夕,写了一篇故意杀人抛尸案小小说《喂不饱的孤独》,发表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一晃三年过去,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金盾、奉献、牺牲、无悔这些看起来“套路”的字眼,在公安生活里接地气的体现,无非是坚守岗位平凡如常的每一天。我很庆幸,能与这么一群热爱生活的同事与文友一路同行,平日里嘻嘻哈哈吐槽,该干的活却从来不会掉链子。字里行间所传递的认同感与正能量,给了我坚持写下去的动力。钢笔字变铅字过程虽辛苦,但成就感满满,我只是一个爱写作的警察故事讲述者,只是凭着内心里的那么一股子劲头,想用不“误”正业、见缝插针的文学创作,去为公安工作加分,能写出自己喜欢的警察故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今年,我将我发表过的数篇长篇警察故事文章汇集成一本肤浅的作品集《警路初云》,有望在年底出版发行。
我永远爱变铅字的那支笔。
(作者单位:市公安局安定分局)
新闻推荐
安定讯(记者李瑞丰通讯员李丹)时下,走进安定区鲁家沟镇,一个个设施农业大棚排列成行,扶贫产业园里花、果、菜飘香,引...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