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丽
1月31日凌晨,韩淑媛整理完最后1000只口罩,准备天亮后送给市社会福利院的孩子们和工作人员。每天忙到深夜,她说自己有了人生新体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心里很安静。”
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继续扩散,口罩是第一道防护墙。为了将这15000只口罩送达最需要的地方,送给最需要的人,韩淑媛已经忙碌奔波了整整八天。
今年41岁的韩淑媛是安定区的一名普通市民,在该区水磨巷经营着一家超市,主营各种生活用品。随着2020年春节临近,她按照以往的惯例进了一批货,以应对节日市场需求,其中包括一批防护口罩。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内口罩就被一抢而空,她急忙联系补货,可得到的答复是:近期全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形势严峻,口罩使用量大大增加,市场普遍断货。
1月24日,大年三十,韩淑媛第一次听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个名词。看到目前全国各地都十分紧缺口罩这类防护品,尤其很多一线工作人员未能备足口罩,在四处寻购的时候,韩淑媛和丈夫杨军经过简单的商量之后,决定尽自己所能联系一批口罩,把它们捐赠到疫情防控一线。
“除夕夜,很多医护人员连年夜饭都没吃,就前往武汉一线支援。看到那个画面,内心触动很大。”韩淑媛说,想到曾经孤立无援的自己多次得到过别人的无私帮助,就很难坐在家里空喊中国加油,必须要行动起来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
她立即四处订购口罩,很多供货商告诉她,全国各地早已“一罩难求”,而且随着春节用工难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口罩的价格早已翻了几番。
“只要有货,多贵都要,越多越好!”一位和她合作多年的供货商告诉她,最多能提供15000只口罩。
1月25日,价值30000元的15000只口罩到货,当天快递和物流都已停运,她和杨军租车赶往兰州,几经辗转,在风雪中将口罩运回定西。(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吕瑞芳)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定西市计划生育协会迅速响应,及时下发了《关...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