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乡的菜地里,每隔一两块梯田,便在地头建有一处20平方米左右的灌溉池,里边积聚的泉水、雨水,滋养着大片的蔬菜茁壮成长。本报记者曹志政摄
本报记者 石军鹏
7月12日15时40分左右,在安定区内官营镇乌龙村一处地头,菜农何卫国正顶着烈日同几位乡亲一起,栽植甘蓝幼苗。何卫国的这块地5亩大小,今年首茬甘蓝已采收完毕。现在,她正赶着栽植第二茬。这茬甘蓝,国庆节以后就可以上市。
相比许多地方一年只能种植一茬,在安定,由于采用了大棚育苗大田种植技术,西芹、甘蓝等主导蔬菜大多实现了一年多茬栽植。安定区农业农村局园艺工作站站长李建华说,这一技术相当于增加了种植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能力,从而带动了菜农增收。
何卫国应用的,就是这一技术。多年来,安定区摸索出了一套土办法、“黑科技”,有效强化了科技对蔬菜产业的支撑。
水是发展蔬菜必须具备的“战略资源”。安定区在旱川浅山区大力推广以“小水泵、小水井、小山泉、小涝池、小水罐”为特点的“五小”种植模式,使得原来不具备种菜条件的地方,也搭上了蔬菜产业的快车。
高峰乡地处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且耕地多为梯田,不具备灌溉条件。“五小”种植模式给这里带来了福音。现在高峰乡的菜地里,每隔一两块梯田,便在地头建有一处20平方米左右的灌溉池,里边积聚的泉水、雨水,滋养着大片的蔬菜茁壮成长。
安定区创出的全膜覆盖栽培为主的旱作区露地蔬菜栽培技术,提高了保墒效果,实现了无效降水变为有效降水。使用这项技术栽种的辣椒,正常年景每亩地能收入七八千元,是种植玉米、马铃薯的五六倍。
正是这些土办法、“黑科技”,使得安定形成了“高原夏菜与反季节蔬菜相结合、精细化蔬菜与速生叶菜互补、早中晚搭配、三期两茬”的种植模式,和春季大棚菜、夏季地膜菜、秋季复种菜、冬季设施菜相互搭配、周年生产、四季常鲜的生产格局,推动了蔬菜产业在区内点面开花,快速发展。
这其中,地膜甘蓝高密度栽培技术最为耀眼。李建华介绍,这一技术为安定首创。应用后,甘蓝育苗移栽亩植由6000株上升到1万—1.1万株,亩产量由8000斤上升到1.4万—1.6万斤。现在,国内每1千颗甘蓝中,就有3个是安定生产的。甘蓝育种泰斗级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实地考察后,对这一技术予以高度赞赏。
同时,李建华说,红外线整地技术的应用,使地膜西芹、沙地毛芹的种植变得像绣花一样,横看横行、纵看纵行,种植和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程度大幅度提升。
目前,安定区正在重点推广轮作倒茬、增施生物有机肥、使用生物农药等技术,致力解决老菜区连作障碍问题。
加强质量监管、健全追溯体系,则在另一个层面为蔬菜产业撑起了“保护伞”。安定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银山介绍,安定建立了“安定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综合管理平台”、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挥中心、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在区上和19个乡镇及产地市场都设立了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和必要的检测设备,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体制逐步形成,全区蔬菜产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他说。
以农药残留检测为例,可谓非常到位和严格。内官营镇一品菜库的大门口处,专门设置了检测室,每天对进场交易的蔬菜进行农残检测,天天从早忙到晚。
一品菜库总经理陈俊杰说,南方市场对农残检测要求很高,达不到标准坚决不允许上市。“我们始终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这不仅是对菜库、菜农、经销商、消费者负责,也是对安定蔬菜产业健康发展负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书泽)7月18日,省安委会2019年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通报了上半年安全生产情况,并对下半...
定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