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岷县新闻 > 正文

书法是“写人”的过程 访书法家郎照玉

来源:兰州日报 2018-12-13 09:30   https://www.yybnet.net/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孔德胜

郎照玉

1983年出生于岷县,好雨轩成员,《甘肃书法》编辑,兰州市城关区美协主席、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市书协理事。先后被省书协授予“优秀书法家”“优秀志愿者”称号,被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授予“向人民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称号,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首批“金城文化名家”。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协的展览10次,入展甘肃书协的展览40次,入展其他省书协的展览50次,入展其他全国商业展800余次,有论文、散文70余篇发表于《中国书法》等国家级报刊,编印个人书法作品集7册,有近百幅作品被刻碑并被各地博物馆、张海书法艺术馆等机构收藏。

初见郎照玉是在民主西路小学的书法教室里,刚上完课的他正在整理学生们写过的字帖。对于这份工作,郎照玉是非常珍惜和喜欢的,因为书法是他的挚爱,而传承是他最为重要的责任。“虽然只是教授学生们一些书法基础,但这让学生们了解到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书法的神奇。而且我经常说‘书法家就是艺术家,对书法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写字上,书法应该有更高的认识和理解。’”郎照玉说。

郎照玉出生在定西市岷县禾驮乡,祖父原是生产队的会计,喜欢写字画画,父亲是老师,也喜欢写字,逢年过节他家是最热闹的,因为乡亲们都会到家来请他的祖父或父亲帮忙写对联。儿时看到的点点滴滴在郎照玉的心里埋下了书法的影子。他告诉记者:“我喜欢书法都是受到了祖父和父亲的影响,每天的耳濡目染让我从小就喜欢上了书法并开始学习。父亲对我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也为我以后的书法耕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因为对书法的喜爱,在2000年郎照玉考入陇西师范时选择了美术专业,因为美术与书法是同一个门类,而这4年的学习,让郎照玉对书法有了更深地认识。2004年毕业后的郎照玉回到家乡的小学里担任教师。刚刚步入社会,又没有从事与书法相关的职业,这让他将喜爱的书法放了下来,但他的心里一直都有着书法梦想。郎照玉告诉记者:“2007年,我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贵人,被禾驮乡中学校长王虎全老先生调入禾驮乡中学任教,他得知我放下了喜爱的书法感到非常惋惜,就鼓励我要继续将书法坚持下去并走出去。当时我是准备带语文课的,但王校长为了给我更多练习书法的时间,让我改带美术课,我终于有了充足的时间开始写字。后来我又任职办公室主任,要知道在农村,这一职务为我书法的宣传提供了最重要的平台。所以说,王虎全校长对我终能走上书法这条道路,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我现在只要有机会回岷县,总要给他打电话或见面汇报近况!”

“我的字写得怎么样?”相信这是所有书法家都问过自己的问题。郎照玉通过参加展览打比赛找到答案,他在2008年为省上迎接奥运的书法展览投去了三幅作品。“说实话,当时我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但没想到三幅作品都入选了展览,而且是楷书、隶书、行书三种不同的书体。这件事给了我莫大的信心,也提起了我参加比赛的兴趣,到现在为止我参加的全国商展已经有八百多次,获奖五六十次,说实话,我喜欢打比赛,因为参加这些展览对我的帮助非常大,要知道当时我身在农村,所听、所见都很局限,但参加这样的展览我就有机会走出去,结识一些书法界的好朋友,在这些交流中开阔了眼界,让我对书法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提升。”

2008年后,郎照玉成为了省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也开始经常到兰州来看展览,与同行展开交流。一时间,郎照玉对书法的兴趣几乎达到了狂热的程度,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写字,而心中则想让自己的作品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去展示。2009年郎照玉等到了一个机会,中国书协举办了第二届西部展,他投出的作品成功入选,这进一步激励了他要在书法的道路上走下去。郎照玉说:“中国书协展览的成功入选给了我极大地鼓励,这不仅仅是对我书法的肯定,更让我看到了加入中国书协与更多国内书法家学习、交流的机会。要知道只要自己的作品能两次入选中书协展览,我就能够成为中书协的会员。”那之后不久,郎照玉就顺利成为了中国书协的会员,到今天他的真草隶篆作品已经十余次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

2015年,借着城关区教育局人才引进的机会,郎照玉离开了他的家乡来到了省城兰州,成为了民主西路小学书法课的专职教师。郎照玉告诉记者:“书法课是我来到我们学校后专门设立的课程,我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础,让他们能爱上书法,现在这门课程已经成为了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和特色。”来到兰州的三年以来,郎照玉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也在一些社会组织中有了兼职,这些兼职对郎照玉来说是一种经历、一种担当、一种义务。郎照玉说:“比如我现在担任城关区美术家协会的主席,每年除了举办展览、交流外,都会组织画家进社区、送文化下乡、问候孤寡老人等等,这些活动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也能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

热心于社会活动、热心于公益事业,这正是郎照玉“有担当”的表现,而他“有担当”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懂得感恩。2012年岷县发生5·10特大泥石流灾害,郎照玉和王虎全校长一同将400多名学生疏散在安全地带,并拼尽全力救援学生,灾后又担任起了禾驮乡抗洪救灾宣传报道组组长,及时、真实地报道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赞扬。2013年岷县发生6.6级地震,郎照玉家的房屋倒塌严重,但他还是没有忘记受灾的乡亲。后来在全家住帐篷的8个月时间里,暑假的一个多月时间他始终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后来在上班之余始终抗震救灾,并在灾后重建当中义务参加劳动,重建结束后又义务为重建户书写中堂1000余幅,并义卖作品资助了部分受灾学生,其事迹得到了时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和秘书张国朝先生的肯定和赞扬,并将《书法创作教程》一书楷书部分的编写机会给予了他。时至今日,郎照玉依然不定期的回到母校为学生讲座书法,并自费送给孩子们书法用品。

郎照玉的“有担当”得到了圈内人士的认可。2018年,他的努力再次得到了肯定,被兰州市委、市政府评为首批“金城文化名家”。郎照玉说:“我真是太幸运了,兰州市这么大,好的书法家那么多,但组织把这份荣誉给了我,这是对我的肯定。‘金城文化名家’是我多年以来最大的荣誉,是我书法上的一个转折点,当然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我不会辜负这个称号,要教好学生、做好协会工作,用这份荣誉鞭策自己,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光环的背后是一种担当,只有敢于担当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

郎照玉告诉记者:“我练习书法有近二十年了,我认为书法就是一个‘写人’的过程,人们常说‘书如其人’,说的就是一个人书法的好坏是与个人修养分不开的。我现在就想通过书法进一步完善自我,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学识,个人综合修养上去了,书品自然也就上去了。”

在问到明年的打算时,郎照玉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珍惜社会各界给予的荣誉,继续努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路还很长,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继续编印一本明年书法习作册子,再把自2008年以来发表在市级以上报刊的80多篇文章整理编印成一本书,取名《达布沟》,达布沟是我出生的村子名字,那里是我的根。出门多年以来,每当夜深人静时,我的思绪就飞到了那里,那里有我时刻牵挂的亲人和童年的玩伴,我想,以此书和此书名献给我的达布沟,献给照顾我、帮助我成长的恩人和亲人,应该是我感恩他们的最好方式之一……”

新闻推荐

岷县法院开展“破冰攻坚”冬季执行会战

继今年开展“春雷行动”“百日会战”“秋季攻坚”等行动之后,日前,岷县法院“破冰攻坚”冬季集中执行行动拉开了序幕。...

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书法是“写人”的过程 访书法家郎照玉)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