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讯(通讯员闫宝明董建彬)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土路、砂砾路到直通家门口的水泥路;从双脚丈量到抬腿上车……这一变化无不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漳县交通事业发展的进步和变迁。
年过半百的武当乡宋家山村村民刘惯宝,匆匆流逝的岁月里,亲眼见证了交通建设给群众出行带来的变化:40年前我们套着马拉车,在盐井拉上一车盐,拉到岷县蒲麻,要三四天时间。随后的几年里我们开始有了自行车,条件好了,不再用马拉车换盐了,用自行车赶集。到2003年的时候,我买了三轮车,劳动生产和自用都很方便,当时,乡村道路是土路,坑坑洼洼不好走。这两年,道路硬化了,走上很方便,如今有的群众富裕了,出门都开上小车了。
刘惯宝回忆说,40年前的漳县,不要说深山里的群众外出走亲戚或到乡镇赶集时的费时费力,就连县城里的人上趟兰州都不容易。原来的212国道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老驼铃的客车走一趟兰州要一天的时间。到九十年代,客车增多了,路也好了,走兰州需要五六个小时。现如今经过灾后重建后,道路质量提高了,走兰州只需要两个多小时,现在群众出行更方便了。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特别是兰渝铁路通车后,漳县交通事业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发展带来的红利惠及21万漳河儿女,三岔镇狼儿山村村民韩刚鹏就是其中的一位。
以前,漳县没有开通火车,到四川广元打工,需要到陇西去坐火车,陇西到广元要13个小时,90多元的车费。如今,漳县火车开通后,到广元是50多元的车费,需要4个小时,现在既方便又省时省钱。今昔对比,韩刚鹏感慨万千。
刘惯宝和韩刚鹏的感受,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漳县交通运输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给群众出行带来深刻改变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272公里,全县13个乡镇135个建制村沥青(水泥)路通畅率达100%。兰渝铁路穿境而过,并设立三级客运站,兰海高速正在建设,实现了铁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的大跨越,建立起了国省干线公路为辐射、县乡村三级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群众“门前就有硬化路、抬脚即上客运车,一日能行千里路”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新闻推荐
岷县牧场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牧草青贮裹包基地岷县方正草业有限公司员工正在进行牧草加工本报记者丁陆军文/图2018年...
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