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洮砚,让父辈们的手艺传承下去,他把传统洮砚制作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新了洮砚文化发展模式;为了能够从空中看看自己的大学校园,他和同学研究视频,专做航模,最终碰撞出了做航拍事业的火花;为了圆自己一个文艺梦想,他们把一家咖啡店变成了为其他创业者提供平台的创业孵化基地……把爱好变成事业,为梦想付诸行动,在甘肃省的高校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大学生创客团队,他们不甘平庸,艰苦创业,将梦想照进了现实。
本报记者文洁顾丽娟
洮砚制作技艺的传承创新者
马太学,1992年出生于洮砚之乡岷县,所居村落世代多以制砚为生,对洮砚的生产制作可谓从小就耳濡目染。
但真正让马太学走近洮砚,了解洮砚却缘于一次青春期的叛逆。马太学告诉记者,上了高中以后差不多一学期,因为一点不愉快,自己不愿意上学了,决定出去闯一闯。
“当时出去的时候啥都不懂,坐车到了河北,下车很晚了没地方去,就沿着大街走了两三个小时,现在想想都觉得挺心酸的。”马太学笑着说。
之后马太学辗转到了北京,到一个画室打工,遇到了一些老艺术家,看他们画画,听他们讲人生,马太学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画画。于是他决定回到家乡,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马太学所在的村子要建水电站,全家从岷县搬迁到了瓜州。他有机会进入学校的特长班,从此走上了学习绘画的道路,也为今后的洮砚创作打下了基础。经过三年刻苦努力,2011年,马太学顺利考入兰州交通大学。
入学第二年,马太学第一次尝试着将家中现有砚台及原材料放在网上做起了销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之后在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老师的帮助下,马太学于2014年成立了属于自己的马太洮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推出的与“一带一路”建设相结合的具有甘肃特色的“洮砚上的丝路文化”项目、以节约资源为目的的“镶嵌式洮砚”项目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2015年毕业之际,之前与马太学一起创业的伙伴们因顶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而纷纷离去,他也想找个工作稳定下来,但经过几番挣扎,最终决定继续经营自己的“马太洮砚”。“现在从事洮砚制作的人越来越少,我想继承父亲的事业,做一个洮砚文化的传承者,把洮砚文化发展壮大。”这就是马太学坚持下来的理由。
两年过去了,如今马太学的公司拥有以洮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甘肃省制砚大师马文科,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马胜强等为核心的专业设计制作团队,着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多种材质混合嫁接的砚台文化工艺艺术品,注重产品在收藏、实用、观赏以及文化等多重角度的价值,并在包装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做到从生产到销售一条龙的商业管理运营模式和健全的售后服务。
钟情航拍事业的好搭档
说起雷磊、罗志远,也许你并不熟悉,但如果谈起安宁诸多高校校园里操纵无人机的一对年轻拍档,你一定不陌生。
雷磊来自甘肃天水,是罗志远的高中同桌和“老班长”。2011年,两人分别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一次,罗志远无意中看到一段无人机进行农业喷药的视频,被深深吸引,开始自己试着做航模。
“刚好我做视频,他做航模,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做航拍,当时是2012年吧。”雷磊说。
罗志远介绍,第一次真正航拍,是雷磊学校的毕业季,他想从天上拍点学生穿学士服的照片。当时没有相机,飞机也特别简陋,就把手机绑上去拍了点视频,那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天上拍下来的东西,还是挺开心的。
有了做航拍的想法,苦于没有资金,两人把想创业的想法告诉了父母,没想到家里人还挺支持,双方家长各出资5万元,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两人用这笔钱和大学期间自己攒的钱,购置了三台无人机飞行器(一台八轴、两台四轴),为了这批设备,两人倾其所有,一度到了没钱吃饭的地步。
之后,两人齐心协力,把精力用在了自己的航拍事业上,有了自己的团队,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以质量取胜,以服务取胜的理念,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他们服务过兰大草科院搭载多光谱相机成功对桑科草原进行采样、服务过甘肃省运动会,兰州市车管所科目二的考试视频展示也是两兄弟的作品。现在主要进行航拍测绘(GIS),为一些设计院、规划院及其他测绘公司服务。
“从2015年6月开始创业到现在,公司的发展经历了很多坎坷,从最初的两个人,到2016年扩大到3个股东,外加4个员工的7人组,再到现在又回到最初的两个人,庆幸的是我依然还在创业的路上,最初的合伙人还在身边。”雷磊说。一旁的罗志远也给同伴打气:“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认定了的事业,不管怎样也不会放弃的。”两个人相伴相行,目光坚定。
咖啡店“演变”的创业孵化平台
在一个喧闹的城市里,有一座安静的咖啡厅,一杯咖啡,一本书,过一天的生活。这是很多都市人向往的慢生活。而位于兰州市安宁区金牛街的斯漫咖啡厅,就是吴昊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地方。
吴昊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大学期间,他在学校内办了“避风塘”奶茶店,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大学毕业后的他顺利地进入了当时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企业——华锐风电,事业顺风顺水,前途一片光明。可不安分的吴昊却在这时候选择了辞职创业。
吴昊的合伙人洪睿和石磊说,刚开始找项目的时候,是基于一个工科生的想法,想到的是找厂房,开公司,但都被一一否定。最终还是选择了开咖啡馆,做饮品相对来说投入少,也相对简单一些。
吴昊告诉记者,公司从一开始的斯漫咖啡馆转型到后来的斯漫众创空间,到斯漫众创学院,再升级到一个综合性的创业平台和投资管理公司,每一次蜕变无不带来脱胎换骨的疼痛。最刻骨铭心的就是2015年由斯漫自行投资两百多万元打造的甘肃首家互联网餐厅“串说”。由于经验和管理的欠缺,在短短6个月时间亏损已达到100多万元,不得已关停,最终血本无归。
但吴昊和他的团队没有被失败击垮,擦干眼泪继续前行……现在企业也由最初发起创业的“斯漫三兄弟”发展到了十几位核心成员。在斯漫搭建的创业孵化平台上,四年时间内共孵化了40余家创业型公司,对接资金投入超过了1000万元,仅斯漫自身投资的就有15家创业公司或者创业项目。
现在公司还吸引了许多追逐梦想的创业者。王强就是其中之一,在一次斯漫创业沙龙中,王强与斯漫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几番洽谈后,王强毅然加入了斯漫团队,在斯漫旗下首家3D沙盘模型公司担任总经理。
新闻推荐
二郎山下盛开文明花 记“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岷县地方税务局□本报记者张德武 通讯员王军/文陈振明史森源/影
二郎山下,洮河岸边,活跃着一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深蓝色队伍。他们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用真情实践着“青春献税收,文明建功业”的诺言,这就是“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岷县地方税务局...
岷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