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骆进林付顺
陇中的五月,草长莺飞,生机盎然,处处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公路人的五月,更是以公路为弦、以桥隧涵为谱、以百日竞赛为音,弹奏了一曲打造“平安公路”,展现负责任行业的使命与担当,尽心竭力铺筑坦途的壮歌,也成为陇中千里公路养护线上的最强主旋律。
因桥施策四两拨千斤
桥隧涵的畅通是平安公路的节点和交点,养好桥隧涵,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在岷县公路段管养的省道210线和省道306线,“党员示范桥”“示范性养护涵洞”让人眼前一亮,他们把“两学一做”和百日竞赛有机结合,在“做”字上下功夫。养路工黎仁江和另外两名同事踩着悬梯下到近1米深的淤泥中用铁锹一点一点地往外清理,当问及桥隧涵养护工作时,他很朴实地说:“这是我们三个人清理的第34道涵洞,像这样的大涵洞尽管费时费力,但至少能站着,前面有几道口径70-80公分的圆管涵,只能穿上雨衣,拿上小铲子和编织袋,钻进去一点点地掏,里面啥东西都有……”的确,从他的表述中笔者能够想象到定西公路局对771座桥梁、16道隧道和数千道不同类型的涵洞实施养护专项整治的难易程度。从3月初建立“段长+桥梁工程师+专职养护人员”的责任体系到完成第一次桥隧涵“健康体检”,定西公路人做到了排查诊断“一个都不能少”;清理疏通阶段,采取了“一桥一档三牌”“一涵一卡”措施,建立了健康体检档案,载设了限载牌、限高牌,亮明了“身份证”,尤其对病害的处治,更是“因桥施策”“对症下药”,做到了“一桥涵一策一人”。在渭源公路段桥梁工程师魏小军制作的观测点测量成果表上,以数据化的方式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出桥梁是否存在变化。相应,为了首次实现6月中旬对全局344座中、大、特大桥梁的观测,8个养护单位都加快了测量布点。一路上,笔者很少看见养路工的身影,但此刻,他们就在无人注意的桥下边布点观测,或在狭窄黑暗的涵洞中弯腰屈膝地清淤,他们只为让老百姓走平安路,过平安桥默默地付出着。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岷县讯(通讯员马海霞买文广)近年来,岷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阵地”,把脱贫攻坚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推动干部在扶贫攻坚中“墩苗”...
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