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德武白文科
白墙青瓦的新居扮靓了大山深处、蜿蜒起伏的水泥路进村入社、幸福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农家院落……初春时节,走进岷县秦许乡大族沟村,到处都能感受到***精准脱贫给贫困山区带来的美丽蝶变。
大族沟村地处高寒阴湿山区,一直是岷县南部山区出了名的“落后村”。在新一轮脱贫攻坚行动中,大族沟村被列入岷县“853”扶贫攻坚挂图作战计划,各级干部和全村群众集中精力、统筹力量、攻坚克难,终于在2015年顺利实现了整村脱贫。
“大族沟村自然环境恶劣,发展基础薄弱、群众观念落后,村庄面貌陈旧,是我们精准脱贫攻坚的重点村。”作为大族沟村包抓领导,岷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梁德铭对该村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为了找准脱贫致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梁德铭先后多次带领县乡村干部深入村里仔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确立了以“做大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两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电商产业,全面改造危旧房,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移风易俗教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文明和谐新农村”为主的发展思路。
脱贫攻坚,基础先行。2015年,通过整合县乡帮扶资源,该村实施了自来水入户工程,解决了215户群众的饮水安全;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动力电全覆盖;结合灾后重建硬化村组道路8.2公里;新建村民住房114座,改造危旧房80座;投资28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新建简易卫生厕所180座,实现了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一直是破解群众致富难的“金钥匙”。“吃土地饭、挣林草钱、发旅游财、走劳务路、做水文章,让特色产业撑起群众的钱袋子。”秦许乡党委书记秦义明表示,随着兰渝铁路即将建成,地处叠藏河畔、铁路沿线的大族沟村区位优势日益显现。为此,该村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建成了300亩当归种植基地、200亩黄芪种植基地、500亩马铃薯规范化种植基地以及中药材育苗示范基地,投资5.7万元免费为种植户发放农用地膜4000公斤,发放洋芋种子21.5吨,有效提高了种植户积极性。
同时,县上大力扶持该村建立规范化宏兴养殖小区1个,成立互助合作基金20万元,通过“公司+农户”形式,将整村推进及精准化扶贫养殖项目引进的600只羊投放给农户,发展规模化养殖户90户,并按照“投羊还羔”的模式滚动发展,有效带动全村畜牧产业发展。
在夯实基础设施的同时,该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现退耕还林223.65亩,种植落叶松、油松、沙棘40多万株,修建垃圾投放点15个,种植行道树3000余株。先后建成了村“文化舞台”、农家书屋、村电子商务中心,村民还自建“民间手工制作展览室”,举办书法、美术等展览4次,参加群众达300多人。村党支部还带头实施“乡村文明行动”,聘请了卫生监督员,制定了卫生评比、奖惩办法以及群众房前屋后“三包”责任制,激励群众形成“家家讲卫生、户户比干净”的浓厚氛围。
新闻推荐
儿童健康的“忠诚卫士”——记创新发展中的岷县中医院儿科本报记者白文科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每年这个时候是儿童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肠炎等疾病多发的季节。记者在岷县中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看到,医生们正在对新收治的患儿集体会诊,重症患儿床头的心电血...
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