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德武
通讯员马明义
寒冬腊月,沿国道316线来到岷县禾驮乡随固村,只见新修的沥青路一直通到了村里,忙碌的县乡干部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验收工作。
“通过一年时间的攻坚,我们村达到了***的各项要求,能够实现整体脱贫得益于各级领导和干部的辛勤付出。”村党支部书记蒲万选说,去年以来,市县两级领导多次深入村社,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一起帮助村党组织理清思路、制订规划、争取项目,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村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
随固村地处沟区,虽然绝大多数村民在灾后重建中盖起了新房,但是出行难、吃水难一直以来是全村群众的“难心病”,大伙儿一直盼着能够改变这种现状。为此,县委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除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县财政、扶贫等部门抽调专人吃住在村里,一线解决各种困难。硬化村内道路和活动广场,修建便民桥和防洪河堤,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和美化亮化工程,为贫困户修建卫生厕所……经过一段时期,一件件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也为村里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大学生蒲彦宏充满希望地说:“我今年刚毕业,看到村里有这么好的条件,我决定留下来创业,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脱贫攻坚做贡献!”
随固村天然草场面积大,发展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一直以来都是分散饲养,规模小、效益低。来自县检察院的驻村帮扶工作队经过详细调研和分析,迅速帮助村里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占地10亩的养殖小区。按照“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思路,在合作社成立支部,实行村党支部委员与专业合作社支部成员交叉任职,形成了“支部抓合作社、合作社连党员、党员带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全村养羊数量由2014年的2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只。与此同时,还多措并举扶持全村种植中药材1200多亩,种植优质牧草1000亩,输出技能型劳动力200多人,为90多户贫困户发放***贷款400多万元。双联户侯才胜感激地说:“政府帮忙盖起了羊圈,免费投放了10只母羊,还发放了贷款。为了让咱群众能致富,各级领导干部真是费了心了!”
走进新建成的随固村“五保”家园,崭新的设施、宽敞的房间,住进来的几位“五保”老人正在悠闲地在院子里活动。潘麻女老人感激地说:“在这吃得好、住得好,还给我们安装了碳纤维电地暖,冬天都不用自己烧火了。”同时,县上还为村里新建了120平方米的互助老人幸福院,形成了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日间照料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民生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为了改变村民陋习,村党支部还带头实施“乡村文明行动”,聘请了卫生监督员,制定了卫生评比、奖惩办法以及群众房前屋后“三包”责任制,激励群众形成“家家讲卫生、户户比干净”的浓厚氛围。蒲万选说:“去年,我们村还入选了全省第二届‘绚丽甘肃?美丽乡村’50强,全村人均纯收入也从2014年的3783元增长到了5942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
新闻推荐
岷县讯2015年,岷县按照“才尽其用、服务发展”的要求,聚焦***,有效依托农技人才和党政人才、驻村帮扶行动、科技人才“五个一批”行动、电商人才“互联网+N”扶贫行动及金融人才扶贫...
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