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军
岷县民间的祭湫神活动,源于岷县古代的多神崇拜,是图腾崇拜、神灵崇拜和英雄崇拜的混合体。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和深厚的文化积累,到明嘉靖年间(公元1523年)18位湫神的神灵形象、祭祀指向及各种仪规均已日趋完善,从而成为地方农业和社会文化结构的重要规范,渗透于生产、生活、社会民俗的各个方面。
十八位湫神中有男性十身、女性八身,男神戴金冠和纱帽,着龙袍、蹬朝靴,脸谱为红、白二型,红脸六位着绿袍,白脸四位着红袍,胡须皆五绺,系用头发或戏剧胡须粘贴,颇潇洒。女神戴凤冠,着红色锦袍,饰霞帔、云肩,足穿凤头绣鞋,一律粉脸、娥眉杏眼,表情慈善,亦俊俏。
男神十位均为民族精英,即北宋的宗泽、东汉的庞统、三国的姜维、西汉的朱云、明朝的胡大海、张锦,唐朝的雷万春、李晟,女神八位均为地方神话传说人物。
湫神坐轿舆有两抬和八抬两种,均由轿顶和台座两部分组成,轿顶正面楣额有湫神名号。
岷县民间的湫神祭祀活动主要有元宵巡域、庙会祭祀、攒神祭山三部分。
元宵巡域迎祭活动部分主要是,白天群众自发在寺庙进行祭祀活动,夜间十八位湫神按即定路线“走马路”,街区群众设案、迎神、点蜡、上香、敬献祭品,从初夜至凌晨,鞭炮烟花迎接,花炮连天,长街通明,万人空巷,湫神乘龙驹或敞蓬轿,观烟火,巡行受祭,街区还有龙狮舞及社火队相随。
庙会祭祀活动部分主要是以农历五月十七为代表的祭神庙会,自五月十七日起,连续三天,十八位湫神相聚城南街道,并于十七日午后依次被抬上二郎山,接受官祭,三天内以祭神赛会为依托,便形成了二郎山远近闻名的花儿盛会,整个五月份,十八位湫神各按传统路线出巡,接受四路八乡群众祭祀,相关花儿会有四十多处。
攒神及祈雨部分主要是,在每年春夏季节岷县多有旱情,冰雹频发,于是就在民间流传着祈雨、插牌及攒神活动,竖神幡,设牲祭,攒神时觋公穿神衣,击扇鼓,婆娑起舞,念念有词,还有巡街诵经,湫池祷词等。
岷县民间的祭湫神活动是与岷县花儿的起源、演唱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涉及民俗、伦理、歌谣、祭祀等多种民俗事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源。
新闻推荐
岷县讯(通讯员邢高利李婵娟)近年来,岷县把落实农村“两户”家庭优惠政策作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为“两户”家庭着想,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确保农村“两户”子女成才奖励金...
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