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讯(记者张爱平)五月的陇西县马河镇杨营村,处处充满了生机,一条条水泥路像条银色的丝带,将各个绿树掩映的自然村落连成一幅美丽的油画;易地搬迁点上,广场鲜花盛开,巷道干净,小院整齐划一;村东的食用菌产业园里,26座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种香菇一定要勤快,这些香菇如果不及时摘采,耽搁几个小时,一等菇就变成了二等,一公斤少卖二块钱。”在路旁的棚子里,56岁的杨龙提着篮子边采摘香菇边给记者介绍种植香菇的经验。
杨龙原先住的杨营村岔门社位于大山之上,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20亩山地里种着小麦、胡麻等庄稼,农闲时间他还到附近打短工,几个月收入二三千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17年,镇政府在川区的杨营社规划了一个易地搬迁点,将生活不便的山上群众搬下来,其中就有杨龙一家。并且政府为了帮助他们“稳得住”,修建了集中养殖区和26座易地搬迁户食用菌大棚,鼓励搬迁户走“种养+食用菌+劳务”的产业发展之路。
“一个大棚一年需要投入2万多元,自己想干又不敢干。”当帮扶干部动员杨龙发展食用菌产业时,没技术、没资金的他心里忐忑不安。面对这种情况,帮扶杨营的省总工会拿出一笔资金,对每座大棚每年补贴5000元。这一下鼓起了杨龙的信心,他试着承包了一座大棚,虽然因技术原因长势不好,但一年下来还是赚了7000多元。同时,他还发展起养牛业。2018年,他凭着种香菇、养牛和种地,收入比往年高了许多,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去年,随着香菇种植技术的提高,杨龙干脆贷了七万元,又承包了3座香菇大棚,一年收入4万多元;今年,他的香菇产业又扩大到6座大棚。
杨龙一家生活的变化是杨营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杨营村夯基础、建项目、兴产业、治环境、抓党建,实现了从村民经济收入到精神面貌全方位的改变。
新闻推荐
陇西县自然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陇自然告字〔2020〕12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
陇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陇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