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爱平
金秋的陇西大地,满目葱茏,生机勃发。中药材基地里到处是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三十多万亩中药材长势喜人;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中医药企业开足马力加速生产。虽然还未到中药材交易的旺季,首阳、文峰两大药市依旧人声鼎沸,药香四溢。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丝绸之路”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园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已伫立在文峰镇东……
近年来,陇西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务院批复在甘肃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历史机遇,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先行先试,大力实施“双百五十”工程,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产业发展水平跃上历史新平台,成为甘肃省陇药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和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的示范基地,中医药产业对全县财政和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接近三分之一,中医药增加值占到了全县工业增加值的“半壁江山”,中医药产业已真正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一剂“良药”。
标准化种植鼓起农民的腰包
“在我们这个地方,庄农人日子要过好,就得下功夫种药材。”陇西县柯寨镇柯寨村的农民马岁平回忆说,他们村地处山区,以前主要种小麦和杂粮,年终却不够吃。后来,他家开始种植中药材,然后卖了药材再买粮食,结果家里还有了余钱。2013年,县农技中心在村上推广地膜药材种植技术,马岁平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当年挣了2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马岁平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全部用于种植黄芪。
像马岁平一样从种粮到种药材,再到标准化种药材之路,是众多陇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陇西是“千年药乡”,中药材品种多,种植面积广,产量大。多年来,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3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1.1%,种植面积居全国县区首位。
近年来,为确保中药材的绿色道地,该县积极引导广大药农推广应用无公害种植、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杜绝壮根灵等化学药剂使用,降低农药和重金属残留。今年,全县完成育种、制种、扩繁示范基地1000亩,建立种子种苗繁育核心基地2万亩,建立种子种苗繁育示范基地17个2900亩,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20万亩,从源头上保证了中药材道地品质,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
专业化市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从马路市场到旧市场,再到如今现代化的专业市场,首阳药市30年间在几次搬迁后,已形成了占地200亩的专业化地产药材交易市场。
“这个市场里党参、黄芪的交易量,能占全国的80%。”走进首阳镇中药材交易市场,看到摆放整齐的各种中药材摊位前,南来北往的客商熙熙攘攘,询价验货,好不热闹。据了解,每到逢集这个市场参与交易的群众达5000人以上,年交易原药材和饮切片50万吨,年交易额达百亿元。
在加大传统交易的基础上,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于2018年1月份正式上线运营,通过“互联网+中药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的服务模式,实现优质中药材资源共享。
截至目前,全县有各类中药材交易市场23处,建成中药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3个、专业信息服务网站13个、电子商务应用企业40家,各类个体网店440多家;年交易量100万吨,交易额达200多亿元,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达到20%以上,(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戴超主持召开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定西市组委会第五次会议
本报讯(记者王霞飞)10月5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戴超在陇西县主持召开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定西市组委会第...
陇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陇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