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华
我是幸运的,因为三年“困难时期”我还未出生;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是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每当我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成长放到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去回忆时,我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一路风雨的见证者。我,我们,都是幸福的。
回顾三十年前,那时我才九岁,在陇西县昌谷乡步云小学上四年级。学校当时的课桌是两头泥土砌、中间搭一长白杨木板的土墩子。一茬一茬的学生用他们的破衣袖把“桌面”磨得油光油光,凳子也是三个人坐的小长凳。我们的老师全是一边种地一边教书的民办教师。我已不记得他们怎么教语文、数学,但我记得我四年级有音乐课可上,这一点和同龄人比起来是很幸福的了,因为教我们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会拉二胡。每到音乐课,语文老师就会带着他那把二胡来教我们唱歌,老师会唱不多几首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雷锋好榜样》《我爱北京天安门》是老师会拉的曲子。也许有意要在我们心中埋下爱国的种子,他才不厌其烦地给我们教这些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曲。
1982年,我小学毕业,进入牙河八年制学校读初中。改革开放仅仅四年,学校环境、人民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包产到户,家里有了收入,家家户户通了电,我的家乡结束了煤油灯照明的历史,晚上写完作业还可以偷偷溜到邻居家看电视。我的中学老师有几个是师范毕业生,音乐课可以跟着录音机磁带学唱《黄土高坡》《兰花花》《军港之夜》这样的流行歌曲了。三年里,那些老师对我影响很大,教师的“一桶水”我分得了“一瓢”,毕业后,我也顺利地考上了陇西师范学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富裕了的国家加大了对师范院校的投入。我上学的陇西师范,学习和生活条件令人羡慕。不必说学生学费杂费住宿费全免,也不必说教师是全日制师范本科毕业生,单就音乐教室里的陈设而言,学校就有两台大钢琴、五十台风琴。学校有专门的乐器老师,我学会了简谱、五线谱,还学会了唱歌、弹琴。学校还配备了电脑,修建了气派的篮球场、宽大的图书馆、漂亮的舞蹈房等,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989年,我师范毕业分配到陇西县昌谷初中任教。1996年,调入菜子中学任教。从教七年间,适逢国家教育大改革,我的从教之路越走越宽。我通过国家培养教师的“快通道”离职进修和国家开放大学自学考试,陆续获得了大专和本科文凭。
2003年,我调到了陇西紫来九年制学校任教。从那时起,国家改革开放的红利不断惠及教育,学校教学大楼巍然矗立在陇西长安大道旁边,硬化了的操场纤尘不染;学生结束了生火取暖的历史;免费教育、农村学校营养餐发放早已变为现实。为了与国际接轨,教育界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我有幸也成为学校“省级课题研究”的参与者。学校图书及电子教学设备的国家投入,特别是一本本新课程理论书籍和中外经典名著,使师生可以尽情吮吸书籍的营养,尽情享受新课程带来的精神盛宴。
回首过往,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师范,最终回到学校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已整整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而这三十年,恰好是我国改革开放快速推进的三十年。三十年来,我所处的校园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带给我太多的惊喜、震撼和感慨。
(作者系陇西紫来学校教师)
新闻推荐
陇西讯(通讯员丁琳)日前,陇西县云田镇举行“一村一法律顾问”签约仪式。全镇13个村村委会主任与闻誉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陇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