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封震乾,甘肃陇西人。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音乐系。现任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系副主任、教授;国家文化部合唱比赛金奖获得者、中国合唱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音协合唱联盟副主席、兰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首届兰州“金城名师”工作室成员、兰州市音乐家协会老兵合唱团客座指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爱乐青年室内乐合唱指挥、甘肃农业大学“谷雨”合唱团客座指挥兼艺术指导。其从事高校音乐教学及合唱教学30年,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先后两次辅导指挥兰州市音乐家协会老兵合唱团荣获国家文化部“永远的辉煌”合唱比赛银奖。曾独立执导《为祖国放歌》、《新世纪的太阳》、《情系审计》、《长征组歌》等上百场专场演出及文艺晚会。
“我是为音乐而生,我也愿意为音乐而死。”这是记者在采访封震乾时,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封震乾与音乐结缘是因为他的父亲,“我父亲非常喜欢音乐,他只要在家,就会收听各种各样的音乐和戏曲。我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长大,自然而然就对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我自己也许在音乐方面确实有点天赋,不管是多难多长的歌或者戏曲,只要我听几遍就能完完整整的唱下来。”封震乾的天赋就这样慢慢的显现出来。他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成为当时最小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队员。从此唱唱跳跳地到了高中,可是喜欢文艺的父亲和家人却开始反对他从事文艺活动。“唱歌跳舞有什么出息?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学习考大学。”这是父亲和作为高中教导主任的舅舅天天在他耳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在这个时候,封震乾人生的第一位音乐导师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他父亲的一位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朋友看到了他在音乐上的天分,告诉他的父亲其实学习音乐也是可以有很好的工作的,并开始给封震乾普及乐理知识,教他弹钢琴。“我真的很感谢那老师,他是我音乐事业的领路人,没有他的支持,我不可能有现在。”封震乾告诉记者。
1983年封震乾考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系理论作曲专业,成为甘肃陇西县恢复高考之后第一个音乐本科生,在这个时候他的家里人才知道原来“唱唱跳跳”也能上大学。进入大学之后,封震乾就像个久旱逢甘霖的人,拼命地“汲取”音乐知识,使自己成为本专业的佼佼者,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接触到了合唱指挥。“那时候我的琴房在320室,对面的318琴房是四川省合唱指挥泰斗吴庭辉老师的,我们经常在练功之余聊聊天。那时,吴老师建议我可以尝试一下合唱指挥。于是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接触合唱以及合唱指挥。”封震乾说。
不少人都会认为合唱是最简单的艺术形式,有几个会唱歌的人就可以搞合唱团队。封震乾告诉记者:“合唱其实是最难的,合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和谐。各种表演形式和训练方法最终要使合唱的声音有共性,相互融合,通过训练每一位成员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和集体适应性达到情感色调、咬字吐字协调的效果。要想每一个人都能达到这个效果是难的。”他认为,既然合唱是一种集体歌唱的音乐表现形式,因此,在合唱训练中,声乐方面在共性的要求上是极为突出的。然而这些共性要求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可以获得的。他表示每一位合唱成员要发挥在集体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演唱是没有生气、没有情感的。然而这种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一样要通过训练和培养的。另外,我们还要训练每一位成员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和集体适应性。每一位合唱成员只有在熟练地掌握这些技巧后,才能够产生合唱作品艺术再现时的完美效果。
“参与合唱的艰苦训练,在集体演唱技能的不断提高中,个人技巧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合唱队员与独唱演员相比,没有炫目的光环,享受不到个人荣耀,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同呼吸、共命运的。这与生活中不求闻达、只讲奉献的人是多么相似。这种超乎常人的毅力、涵养,又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封震乾感叹到。
既然合唱并不简单,那么合唱指挥必定也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封震乾是怎么成为一个优秀的合唱指挥的?他告诉记者,一个音乐工作者,尤其是合唱指挥工作者,无疑应该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这些基础是全方面的、综合性的。它包括对音乐作品的本体材料(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织体、调式调性、复调、配器)的整体把握与分析,以及相关外围材料(音乐作品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音乐家所处的社会生活状况、音乐家的个人创作思想与创作风格)的了解。指挥家只有在对音乐作品的基本情况有了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再结合自己的正确审美观和在二度创作中的创造性的发挥,才会对音乐作品形成比较全面的、深入的、透彻的、准确的概念,并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运用适当的指挥语言来与整个合唱团或乐队进行交流,把自己对作品的深刻的理解传递给全体演唱者或演奏者,以便将他们引领到音乐作品创作的最佳境界之中。
封震乾表示,由于合唱指挥者工作的主要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这就要求指挥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组织能力,有较好的领导才干,不断培养合唱队员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意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威信,善于与队员沟通,深入了解每个队员的声音特征及性格特征,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合理分配合唱队的声部,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唱团中每个成员的才干,激发整个团体的潜能,积极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到合唱作品的演唱中去。
封震乾虽然在合唱方面有不错的成绩,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音乐师范专业老师,封震乾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认真。因为他认为,师范音乐教育担负着为小学、幼儿园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合格”已不再是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新时代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仅仅上好专业课已达不到新的教学目标。因为国民音乐素质的提高靠的是中、小学的基础音乐教育,高质量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靠的是合格的音乐教师,合格的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师靠师范音乐教育所培养,因此,师范音乐教育重任在肩。
封震乾告诉记者:“教师要重视每一个学生,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时时把他们作为未来的教师看待,多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实现对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双重把握。不应只进行书面的理论讲解,应带领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实践,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音乐素养。”在教学中,封震乾会有意识地组织一些音乐宣讲会、音乐沙龙、音乐交流会等促进自己与学生进行音乐方面话题讨论的聚会或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自由发言的氛围中感悟音乐、品味音乐,这个时候他不时地穿插在学生中间,给学生话题的指引与音乐理论的指导,使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或者倾诉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从别人的讲述中吸收对音乐的认识。“经常进行这种实践性讨论有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观念,也产生了与人分享音乐知识的习惯,有助于音乐素养的形成。”他说。此外,他认为教师还应经常带领学生们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些与音乐专业著名学者、教育家沟通的机会,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到音乐教育的魅力,坚定进行音乐教育的决心,或者定期带学生参加一些音乐教师实习的活动,在理论教育的同时进行实践性教育,帮助师范类音乐系大学生更快更好地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进而为音乐教育事业而努力。
□兰州日报记者孙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书泽)近年来,为有效破解办案线索瓶颈问题,陇西县纪委整合资源、拓宽渠道,推行案件线索发现“三访”工作法,坚持领导定期接访,变“群众上访”为“纪检干部下访”,建立部门协作...
陇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