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民歌的搜集和整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过程也是十分艰难的。从陆陆续续摘抄到系统性地整理,我花了十多年时间。2014年《会宁民歌》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古韵新声祖厉情’会宁民歌专场录制演出在甘肃省文理学院举行,至此会宁民歌登上了舞台。”谈起会宁民歌,马克选滔滔不绝。
会宁民歌是会宁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运用会宁方言,通过口传心授,并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民间音乐,是会宁人民充满才情与智慧的艺术创造,是兼具民俗、文学和音乐价值的民间艺术瑰宝。
今年60岁的马克选,是会宁民歌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克选生在会宁,长在会宁,自幼耳濡目染,对会宁民歌充满了喜爱之情,从小就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经常参加各种文艺调演活动。1980年,其在临洮师范学校音美班系统学习了音乐理论,毕业后,一直是专职音乐老师。
“会宁民歌历史久远,人们在集体劳动时,会在田间地头即兴歌唱。既有独唱、对唱,还有集体合唱;既有歌,又有舞蹈,还有乐器伴奏。”马克选说。
从小热爱,加上后来的专业学习,2005年,马克选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2006年,他的处女作《会师山歌》问世;2010年《会师山歌》入选被誉为“音乐教育领域奥林匹克”的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并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演出,彰显出红色会宁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据马克选介绍,《会师山歌》以当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的历史背景为题材,生动表现了红军会宁会师和广大群众迎接红军的壮观场面,以及会宁人民踊跃参军的热情,是一首极具地方色彩的民歌。它可以以独唱、合唱、对唱等多种形式出现在舞台上,极具彰显力,被人们广为传唱。
此后的10余年间,马克选相继创作了《龙湾谣》《小红军之歌》《大沟深处杏花村》等10余首会宁民歌。马克选说:“作为一名本土音乐人,把会宁民歌传承下去,我责无旁贷。”经典的会宁民歌不胜枚举,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的巨变,会宁民歌逐渐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从2008年开始,马克选对会宁民歌开始了抢救性的搜集整理。自己开着车,深入会宁的各个乡镇村庄,在田野里寻找会唱会宁民歌的老人,一字一句记,反反复复听,把曾经只能口耳相传的民歌,边录音边抄记,谱出曲调,整理成册。
“让会宁民歌保留下来的同时还要让它活起来。”马克选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会宁民歌,马克选在对会宁民歌进行创新改良的同时,还聘请专业歌手,用音响、灯光进行舞台包装,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将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乐符诗章搬上现代舞台,并在兰州成功举办了专场演出。后续他还把会宁民歌“变身”为CD等音像作品,通过新手段进行了再次传播。
针对会宁民歌下一步的传承发展,马克选希望通过交响合唱的形式,将会宁民歌更好地展示给世人。
新闻推荐
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要负责人就第三季度政府履责管理考核综合排名市直部门末位进行公开承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乔延军
今年第三季度,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市政府履责管理督查考核工作中排名市直部门最后一位,没有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预期...
临洮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洮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