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谦虚戴雯
阳光明媚的七月,走进临洮县洮阳镇双联村“狄道乡韵”农耕文化民俗村,平整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乡间巷道两旁绿树成荫,自然散布的特色农家小院窗明几净,半倚着墙的木船里盛开着各色的花,村民房屋的外墙上悬挂着褪了色的斗笠、蓑衣和古老的农耕工具,一幅幅绘有展示丰收季节和田野生活的油画栩栩如生……整个村落弥漫着浓浓的农耕气息。
双联村位于临洮县城西约6公里处,属于山坪区自然村落。这个由汉、回、东乡族共居的村落,曾是宋经略安抚使王韶开边的军事要地,因其不分回汉,同时曾为历史上重要的茶马互市之地而得名“双联”,是一个少有的回汉文化交融的村落。
近年来,双联村紧密结合距离县城近、是多民族聚居村、有文化积淀、发展美丽乡村有着得天独厚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的特点,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巧妙融合起来,致力建设“狄道乡韵”旅游项目。
“狄道乡韵”美丽乡村项目是临洮县实施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贫困村整村提升工程示范点,也是该县沿洮文化产业带和马家窑洮砚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展示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
这座由陕西马嵬驿文旅公司专业打造的旅游小镇,在原有古村落的基础上,融入了专属于古狄道的元素。
“该项目于2018年8月开始动工建设,根据每一家农户的庭院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外风貌整治,没有大拆大建,实现了“一院一景”,乡村气息比较浓厚。”讲解员孙小茹说,双联村对村庄巷道进行环境整治,完成村庄风貌改造1.4万平方米,完成护坡改造5875立方米,墙面装饰231个,墙面彩绘17处,小品景观55处;埋设地下污水管网1350米,安装水冲式卫生厕所40户,为双联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狄道乡韵”乡村旅游日渐火热。
在双联村夕阳的余晖中漫步,好似人在画中游。农户房前屋后的外墙壁上挂着木锨、簸箕、锯子、木犁等,花园墙壁上镶嵌着磨盘、陶罐、碌碡等,《竹叶图》《双联集市》《双联豆腐工坊》等一幅幅巨大的油画色彩亮丽、形象逼真。篱笆墙木纺车、雕工独到而精美的瑞兽、矗立于岁月中的石柱石鼓、老式吉普车、蝴蝶牌缝纫机、飞鸽牌自行车,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里捡拾起美好的回忆。
“狄道乡韵”农耕文化民俗园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也加快了双联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周边群众纷纷搭上旅游“快车”,做起了小生意。
村民藏博将自己的旧房改造成“香积厨”农家乐,庭院里摆放着奇石花草,茅草屋式的包厢里游客们正在纳凉喝茶。“旅游旺季的时候,人特别多,主要是周边县区和兰州的游客,农家乐一个月能收入三四万元呢!”藏博说。
双联村村民祁国信说,他没有掏一分钱,家里的外墙就像变戏法一样大变样,整个村子也焕然一新,美了起来。游客增多,让他也念起了“生意经”,在家门口摆起了摊,售卖饮料和零食。
““狄道乡韵”民俗园通过展示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起居,让广大市民在这里能够抚慰乡愁,寻找记忆,让年轻人在这里加深对农耕时代文化历史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发挥露天博物馆的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狄道乡韵”了解农耕历史。在这里,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洮阳镇副镇长刘静说。
截至目前,“狄道乡韵”农耕文化民俗村已累计接待游客45万余人次,单日接待游客最多达1万人次,双联村成了名副其实的乡村旅游“明星村”。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李桃花说:“我以前在县城的建筑工地打工,辛苦得很。现在在扶贫车间上班,风不吹雨不淋,活轻松,离家近,能...
临洮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洮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