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西 今日通渭 今日陇西 今日漳县 今日渭源 今日岷县 今日临洮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今日临洮 > 正文

从大棚里“破译”更多致富“密码”

来源:甘肃农民报 2020-01-11 05:0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杨万明

“2019年,临洮县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月10日上午,当听到省长唐仁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此时,省人大代表、临洮县新添镇崖湾村党总支书记杨有义内心充满了自豪。他告诉记者,正是得益于现代产业园的创建,崖湾村的蔬菜种植现在从普通的大棚种植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型升级。

崖湾村有1228户、5656人,人均却只有0.88亩耕地。为了糊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村民就种起了蔬菜。但那时,全靠天吃饭,蔬菜产量很低,大伙的种植热情不高。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多的附加值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3户农民用细竹竿搭起了第一代简易大棚。当年,这3户“尝鲜”的农户,大棚产量比以前露天种植一亩高出了三四倍。羡慕之余,其他村民纷纷开始种起了大棚。慢慢地,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去年,村民人均收入9213元。

“村民能过上好日子,多亏了设施农业的大力推广”,杨有义代表说,这些年,村里的大棚换了一茬又一茬,当年细竹竿搭建的简易大棚早已被现代化的钢架大棚取代。从半钢架大棚再到全钢架大棚,崖湾村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如今达到了3400亩左右,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成以上。

受益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村里去年还建起706座当下最先进的双钢架大棚,大幅提升了大棚抗风沙、抗雨雪的能力,同时提升了蔬菜上市时间。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0年,“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和戈壁生态农业。”杨有义代表对此深表赞同。他说,村里的设施产业发展,这几年关键靠了“支部引领、项目支撑、群众参与”。如今,要让这706座双钢架大棚发挥更大作用,急需一批懂技术、爱农业的科技人员。因此,他建议,发展设施农业,政府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争取让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投身到产业发展中来。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落户,帮崖湾村蔬菜产业实现了二次腾飞。村里已经成功申请‘洮鑫’蔬菜品牌。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们一定会做强品牌、做大产业,从大棚里“破译”出更多致富“密码”,让村民从土地里得到更多的实惠。”杨有义代表信心满满地说。

新闻推荐

李成霞 女,汉族,39岁,临洮县太石

李成霞女,汉族,39岁,临洮县太石镇上梁村华下社村民。李成霞家中共五口人,婆婆患病在家,丈夫在家务农,两个女儿在辛...

临洮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洮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走进临洮岳麓山2019-12-31 03:14
猜你喜欢:
瑞雪兆丰年2020-01-07 02:08
评论:(从大棚里“破译”更多致富“密码”)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