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陆军通讯员王亚海
“这些是我从收庄稼开始,到地头、山沟里捡来的,我准备拉到乡上的垃圾回收点换新地膜,明年种庄稼的地膜就够了。”看着约有20立方的废旧地膜,临洮县上营乡赵家台村村民张学义对自己既省钱又环保的行为很满意。
张学义的满意,是定西市临洮县探索实施“微改革”措施所取得成效的真实写照。针对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这一痼疾,该县推行可利用垃圾分类回收兑换商品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环境治理的被动性,村民们捡垃圾、换商品蔚然成风。
所谓“微改革”,就是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阻碍发展中存在的“小”问题。近年来,该县把深化农村改革与助力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提出了致力于改善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转变农民生活习惯等的“微改革”,为促进农业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发展的潜力和活力,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该县峡口镇普济寺村是贫困村,全村有耕地面积5624亩,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大量耕地被撂荒。针对这一问题,普济寺村班子致富能人陈得军组建了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面向周边群众开展农机耕种作业服务,并将农户闲置农机具及其劳动力作为股份加入到合作社,让农户成为合作社的股东,有效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
村民陈兵就是合作社的受益者之一。他说:“我的这个机子三万八买的,入到农机公司两年时间挣了四万多块钱,成本早就挣出来了。我现在跟上农机公司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比种地的收入好得多。”
从土地撂荒到建立农机服务社会化网络,从群众外出务工到入股挣钱,“微改革”不仅让村庄环境变美了,而且让群众的腰包变鼓了。
“我们只有两亩多地,一亩地最多的时候收入不到三千块钱……”相比于普济寺村的土地无人耕种,困扰衙下集镇赵家集村村民的却是土地少、收益低。村民靳菊秀说起土地的收入就叹气。(转2版)
新闻推荐
临洮讯(通讯员罗得鸿)日前,临洮农商银行在临洮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对全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后被评为优秀单位。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以来,临洮农商银行...
临洮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洮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