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东北角局部
枹罕县最早建立于何时,由于史料记载不同,史学界有秦代和汉代建县之争,《史记》对枹罕设县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最早对枹罕设县时间有明确记载的是《元和郡县志》,该书载:“枹罕……故罕羌侯邑,秦灭为县,后遂因之”,《辞海》对枹罕的解释是:“古县名,秦置;郡名,北周置”。以上记载表明枹罕这一名称在先秦时代就已存在,这一地区是古羌族一支——罕羌的活动中心,枹罕县最早设立于秦代。而据明代吴祯的《河州志·沿革》记载:“河州,按《一统志》,当《禹贡》雍州之域,古西羌地……,秦限长城外,汉为罕豪,武帝灭之,置罕幵县,属天水郡,后改枹罕县”;又据《大清一统志》记载“兰州府二云:‘枹罕故城,今河州治,汉置县,属金城郡\’”。按照以上两条史料记载,枹罕县又是在汉武帝时期设立。枹罕县究竟建于何时?要回答这个问题,应从秦汉时期枹罕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去考证。查阅有秦一代的历史,秦国前期的主要对手东面有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西面主要为活动于陇山一带的游牧部落西戎,戎人“杀秦钟,围犬丘,虏世父,杀周幽王于骊山下”。据史载,秦向西扩展疆土主要有三次:一次是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263年)“秦穆公得戎人由余,遂霸西戎,开地千里”《后汉书·西羌传》。穆公霸西戎,羌人势力西移,河湟间成为中心。第二次是秦献公时,“兵临渭首,灭狄氏”,羌族首领“畏秦之灭,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之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第三次是秦昭王时,据史载:“赧王四十三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筑长城以拒胡”。周赧王四十三年即秦昭王三十五年,为公元前272年,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得知,该段长城西起今临洮县北新添镇三十里墩南平望儿咀,经临洮、渭源、陇西,通渭,静宁等县进入宁夏西吉县,过固原原州区、彭阳县进入甘肃镇原,过环县进入陕北,至于内蒙古。
秦始皇执政后,秦国主要致力于统一东面六国,此时北面的匈奴日益强大,不时南下侵略,对秦国构成了严重威胁。自公元前384年后,秦国在向东用兵的同时,也向北用兵。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四十四县。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资治通鉴》。根据这一记载,统一六国后的秦王朝的军事防御线——长城基本上是在原秦昭襄王时期修筑的长城基础上沿着洮河一线修筑的。作为一代名将的蒙恬,没有必要在原有的长城基础之外,再从岷县沿着洮河筑起一道新的长城来,也不可能把西边的重镇——受匈奴威胁和与西羌接壤的枹罕县孤悬于长城之外。多年来,在临洮、渭源、岷县等县境内均发现了秦始皇时期修筑的长城遗迹,证明了秦王朝的疆域仅限于洮河流域东南岸,地处洮河以西的枹罕一带还游离于秦王朝的统治之外,秦代尚不具备在临夏地区设立枹罕县的条件。多年来,在临夏地区的考古调查中,至今未发现任何秦代的遗迹,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论断。刘邦建立汉朝后,据《资治通鉴》记载:“汉兴,匈奴冒顿兵强,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82年-169年的13年间,匈奴3次寇狄道。枹罕地区仍然是匈奴的势力范围和羌族的活动中心。公元前205年,“西击章平于陇西,破而擒之,遂定陇西六县”。公元前154年,“研种羌豪留何率种人内附,求守陇西塞汉安置留何部于羌道(今宕昌)、安故(今临洮南)、临洮(今岷县)”《后汉书·西羌传》,证明西汉前期之陇西塞仍在洮河东岸,洮河西面还没有设立枹罕县。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于是“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筑令居塞”《后汉书·西羌传》。“发三河以西骑击羌,又数万人渡河筑令居,初置张掖、酒泉郡”《汉书·食货志》。此时匈奴北退,羌人退出湟中,为汉朝在枹罕地区建县提供了安全保障,枹罕地区设县才成为可能。以此可以得出明吴祯《河州志》等史书记载的枹罕县始建于汉武帝时期是正确的。
新闻推荐
关于干部任前公示的公告现将甘肃省委研究拟提拔和进一步使用的马世军等同志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如发现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有影响任职的问题,可通过电话、来信、面谈...
临洮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洮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